那帕子想是在泉州那等潮湿之地放久了,哪怕自带着芸香味——当是箱子里头用来防湿防虫的——却依旧已经略微发霉。
上头一共十一个字。
“杀我者大指有伤腕有牙印。”
上头的字迹虽然娟秀,却并不工整,看上去已是有些模糊,前头几个还勉强带了结构,写到后来,已经少字少画。
若是单看这一方帕子,实在叫人摸不着头脑,可若是合着那书信一并看,却十分清楚了。
书信共有两页,一页是劝诫儿子看到此信时无论处境如何,都不该靠着箱子里的银票坐吃山空,如果处境甚差,便拿着这笔财,无论读书也好,经商也罢,只要有心想上,便是正道,切莫妄自菲薄,也莫要自骄自妄云云。
另一页残纸,显然是分为两回写的。前头半截的字迹尚且有些生嫩,行文也是小女孩的口气,记录了日间照顾母亲时的焦虑、担忧之心。
顾延章略过了前头一大段叙述,只扫了一眼,便在中间一片地方寻到了关键字眼。
那竖字迹十分凌乱,行文也全无逻辑,看着十分混乱,乃是白话夹着文语,简单说了自己白天去照顾母亲,半途因事被仆妇叫走,等到回来,却见自己父亲正在房中,而本来已经渐有好转的母亲,自辞职后病情却是忽然又加重了起来。
她十分紧张,正要着人去请大夫,却被母亲身旁伺候的人给安抚了下来,说什么“你爹说先头那几个靠不住,已是去着人去再寻名医了,须臾就能到”。
谁料得大夫还未等到,她亲娘却是半途悠悠转醒。
此时徐氏虽回光返照,却连话也没能说两句,只暗暗递了块帕子给她。
李丽娘年纪虽小,人却机灵得很,自母亲得病之后,她便有些见势不对,此时并不敢当场去看,晚间回房之后再行细看,只觉得惶恐异常。待得次日,其母生故,她竟无意间瞧见父亲李程韦的左手小指处用布缠了起来,再有心留意,果然又于其手腕处见得一处牙印,那印子深可见骨。
到底是生父,单凭一方手帕,李丽娘哪里敢以此定他的罪?便是定了罪,她一个闺中少女,莫说将来,便是而今吃饭都要靠着父亲同李家,又哪里敢有什么反应?
更何况父女人伦,她如果出声揭发父亲,便是不孝。
第812章 流向
其时其母徐氏娘家已然落魄,李丽娘只剩得一个烂赌的舅舅在,周围除却异母的弟妹,又全是些仆从,无一个可以与之同作商议的。
她惶惶不可终日,竟无半点办法。
自此之后,李丽娘每回得见父亲李程韦,殊无孺慕之情,只剩惧怕而已。
待得被嫁去泉州,虽说李程韦给的嫁妆多到惊人,可她除却惶恐,竟是找不出半点高兴。那丈夫先前还勉强能做到早出晚归,等得知她有了身孕之后,立时找了由头外出经商,叫夫妻两个想要见一面也十分艰难——丈夫尚不可信,又是人生地不熟的,身边陪嫁仆妇泰半都是父亲所给,李丽娘只好更为谨慎,把所有猜测压在心底,不敢对外人言说。
等她生子难产,坐月子时又百病缠身,因自知时日无多,更知夫家靠不住,索性把部分压箱底的珠宝首饰放在了恒通楼里头,又整出了些不打眼的田契,放在信得过的奶娘那一处,叫对方有余钱好生带大幼主,莫要让人给养歪了。
那奶娘丰氏乃是徐氏找的,自小看着李丽娘长大,两个情同母女,惯来行事周全,自然比旁人都值得信赖。
李丽娘到底在商户之家长大,知道凡事不能只将感情,因怕财帛变人心,特去把丰氏的身契放在了信件最后,准备将来给儿子拿来施恩。
顾延章将那几面纸看完,抬头问道:“那丰氏何在?田契又何在?”
“已是一同带了回京……”那人指了指外头,“提刑司中正在讯问,连她那孙子一并。”
顾延章只觉得奇怪,问道:“什么孙子?”
那吏员便把自己查来的事情一一道来。
“那丰氏是在家招赘,丈夫早死,儿女也没了,唯有幺子留了个孙儿下来,。”
“孙儿自小顽劣,常年在烟花之地混迹,又好赌、吃酒,原来在京城时就已经欠了许多赌债、酒债,全是丰氏帮着还的,被她带去泉州之后,也不见转好,在外头一味吃喝嫖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