娇术_作者:须弥普普(1355)

2019-06-14 须弥普普

  杨太后吃惊地转过头。

  崔用臣提点道:“秦王家的赵昉,眼下正在京中。”

  杨太后愣了一下,问道:“什么?”

  她以为是自己听得错了。

  杨太后的动静这样大,登时引得众人纷纷看了过来,望着后头那一名动作颇有些引人注意的黄门。

  崔用臣在太皇太后手下办差多年,见过无数大场面,自是怡然不惧,而是恰到时机地将声音提得大了些,给左近的人都听得清楚。

  “先皇去时,已是遣了人往秦地接那位赵昉入京,只是后头多有变故,等到其人入京之时,已是定下新皇,太皇太后怜其年幼,便令其暂居宫中,欲要等到春暖之后,再让其回去。”

  崔用臣这一番话,说得分寸十足。

  他没有提及任何人的不对,甚至说到赵昉时,也只道其年幼,不说其体弱。

  殿中登时有些嗡然。

  黄昭亮登时有些吃亏。

  杨太后不知道赵昉情况,是因为在太皇太后管束之下,她同被禁足也没有太大的差别,自然无从接触外头的信息。

  而黄昭亮不知道,却是因为他当真没有子孙在国子学中读书。

  他世家出身,自有族学,况且便是没有族学,也会送去太学,再不济,便是各家书院,绝不会让他们去其中多是纨绔的国子学读书。

  殿中其余官员也是一般。便是偶有两三人,自有子嗣在国子学中,可众人都日理万机,哪有功夫去问小儿学中都有谁,又是哪家的。

  既然赵昉正在京中,杨太后也不再管其他人的话,立时道:“既如此,他住在哪一处宫殿?怎的就不能叫来瞧一瞧?”

  崔用臣没有片刻犹豫,立时道:“因那赵昉一心向学,宫中又无读书之处,自请去了国子学中,近日雨水颇多,他怕往来不便,便在其中住宿了。”

  ***

  国子学中,赵昉正在抄书。

  此处的博士多是官员兼任,今日宫中祭天,不少人都在需要参加的名单之上,只好早早布置了功课,叫学生自行去做,又交代教习看着。

  先生不在,学里早已吵翻了天,众人或拿了那弹弓出来玩,或取了那外头买的香艳杂书互相指着笑,不少还直接溜得出去,依然不知去向。

  赵昉手里抄得慢腾腾的,却也没有偷懒,然而走得近了,便能瞧出他其实是在分神。

  在他身旁的桌案上,张璧正百无聊赖地拿着一杆笔在纸上画圈。

  赵昉看着是在抄书,其实一半的心思,都放在了张璧身上。

  明面上,是张璧把他当做弟弟在照看,可实际上,却是他学着从前哥哥对待自己那般,把对方当做弟弟在照看。

  见得对方闷闷不乐地在纸上画了半日的圈,一句话也没有说,赵昉有些着急起来,便放下手中的笔,将座下椅子挪了过去,问道:“张璧,你要不要出去玩?”

  赵昉原本从来不肯做这样的事情,一则他本就不招人喜欢,一旦逃学多了,引得先生不喜,日子会更难过;二则他与张璧走得极近,若是同对方一同逃学,叫那张瑚知道了,怕是不会再让自己同他弟弟来往。

  然而见得张璧难过了这许多天,一直没有什么精神,他还是忍不住凑了过来。

  张璧摇了摇头,并不说话。

  赵昉想了想,又道:“你不是总惦记着那一个姐姐家里的鸟儿,我们不如一齐去她家看鸟吧?”

  张璧的头摇得更厉害了,不高兴地吐出两个字,道:“不去。”

  赵昉顿时也无招了。

  他是知道张璧为什么不高兴的。

  前一阵子他哥哥去管治水,张璧回回都嚷着要去新郑门看哥哥通渠,随着日子越发地近,他甚至盘算过要拉着赵昉一同溜得出去看浚川杷清淤,日日都兴高采烈的。

  然而等到那浚川杷在众目睽睽之下,显出十分的无用,又恰巧遇得巨洪,卷走了数人之后,张璧的脸上就失了光彩。

  国子学中人人知道张璧的身份,不敢当面说,可在背后,少不得议论那张瑚不愧其名,行事胡乱得很,一次两次还好,次数多了,难免被他撞得几回,很是教训了几个人。

  然而教训毕竟是教训,张璧此时毕竟已经懂事,听得旁人言语,又见得有人评判,再兼自己也聪明,多多少少也能做到明辨是非。

  只是谁人又愿意承认,自己最亲近的亲人,果真是个胡乱行事的无能之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