娇术_作者:须弥普普(1368)

2019-06-14 须弥普普

  谁人有空听你说这些个屁话!

  她提高了声音,问道:“我问的是那通渠清淤之事当要如何!”

  有那么一息功夫,下头那人没有反应过来。

  然而他反应过来之后,一时之间,也不知道应当怎么回答。

  通渠清淤之事,同他又有什么关系?

  他又不是那都水监中的水工,问他这事做甚?

  其人犹豫了一下,复才道:“通渠清淤之事,自然不能缓行,不但要从长计议,也一般要立时就做,当要择之善法,按部就班为之!”

  这一番话,说了等于没说。

  杨太后听得眯起了眼睛。

  她虽然看不清那人样子,可看到他站的位子,也知道此人官品必然不低,登时有些生气。

  这一阵子忙着赵昉登基的事情,她虽然依旧还是一头雾水,可给各项事情连番轰炸下来,也不至于同从前那样无知了。

  前日三司使沈通还在同她哭诉,说国库亏空得不行,已是到了寅吃卯粮的地步,又兼马上就要到得汛期,无论是京师通渠清淤,防范水患,还是江浙水汛,都是无底的窟窿,处处要银要钱。

  另有西和最近动荡,好似有些民变的样貌;去岁某州某州受了灾,太皇太后已是下诏不但要免其赋税,还要拨银拨粮。

  林林种种,数了足有盏茶功夫不见停顿的。

  话说到最后,他终于道明了来意——

  朝中没钱啦!

  地主也没有隔夜粮!

  虽然管着国库,可你就是杀了我姓沈的,我也实在没法子凑出小皇帝赵昉继位时给文武百官、皇室宗亲、三军将士的封赏来。

  杨太后也不懂,两眼发昏地听他说了半日的账,想着先皇往日天天皱着眉头愁钱的样子,只觉得自己也跟着牙疼了。

  赵芮这个做正统皇帝的,都不知道该如何是好,自己一个赶鸭子上架来帮把凳子坐坐热的,怎么能想出什么好办法来?

  偏生沈通站在跟前不肯走,一味同她哭穷。杨太后无法,思来想去,只好答应今次从内库拨了银子出来发那赏钱。

  赵家这几代如此俭省,住的宫殿也不怎么舍得修,衣衫也裁减了不少,便是在吃上头也实在并不奢靡。

  攒了得有多少年啊!好容易省下来几个小钱,赵芮在位时,就被两府盯着扣扣索索地弄了不少走,早不剩下多少,而今不过薄薄一层,自己拿在手上还没捂热呢,又被人拱得出去。

  更可怕的是,直到翻阅封赏单子的时候,她才发现原来官员们的俸禄、封赏竟然那么多!

  虽说一直知道赵家厚待官员,以厚禄重养图其忠心,可把那一笔一笔的明细、数目看在眼里,实在叫她受不了。

  杨太后俭省久了,等到今日早间起来吃早食时,看到桌上的素羊腿,就忍不住联想到了发下去的羊肉数量,正还十分心疼呢。只是为了小皇帝顺利继位,也为了皇家的面子,更为了下头人能好生做事,她咬咬牙,也就给了,还安慰自己不要心疼。

  此时见得此人站得前,她立时就想到其人官高,又想到发下去的封赏,再听其人言论,简直气不打一处来。

  拿了天家那么多钱,为甚不去做点子正经事的!

  农人家养的狗还会看家护院,牛也会犁地犁田,一个只要一口饭,一个只要几口草,你就上下嘴皮子一翻,连个主意都出不来,还好意思得那么多俸禄?!

  这人怎么这样脸皮厚,也不脸红,也不亏心的??

  她气得脸上青筋都绷了起来,忍了一会,实在忍不下去,转头对着崔用臣问道:“这是哪位大臣,几品的官?”

  她要回去照着单子算一算,自己究竟有多少赏银喂了狗!

  崔用臣站在屏风外头,只拿眼睛一瞥,就认了出来,低声道:“是吴益吴翰林,眼下乃是从二品。”

  杨太后勃然色变。

  有些嘴臭的,爱说女人记仇,此话虽然不能一概而论,可放在杨太后身上,却是没有错的。

  她当日在天庆观中,听得有人提议叫济王赵颙继位,跳得那样欢,跳一次就算了,还要跳两次三次,声音又大,嘴又臭,叫她恨得不行,想要不记得也难。

  回得宫中,她少不得把崔用臣叫了过来,问明了其人姓名官职,此时听得那个熟悉的名字,简直是新仇旧恨都一起涌了上头,只恨不得生食其肉。

  ——眼见大水都要淹进门了,你不好好想想办法,还在此处吵着要罚要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