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以为年纪小,就好欺负了。
等到人回来了,有得他哭的日子!
未曾得官的时候,那小子就屡立大功,等到得官之后,更是一路建功,可从前是有自家压着,又实在因为他资历不够,总是赏不抵功,却不是因为他没本事!
天子是个什么性子,两府里头任得久一点的都懂,说好听点,是仁厚,说难听点,便是优柔,此时人不在还无所谓,等到人一回来,时时在面前晃着,谁晓得哪一时他抽起风来,会做出什么事情……
想到这一处,范尧臣嘴角忍不住勾了起来。
当年他能磨勘三年变一年,一路青云直上,得官不到十载,便侪身两府,除却本身的能耐,靠的是什么?
还不是龙椅上这一位的一力提拔?
许多年前,他还没有杨党这样的势力在后头兜着,凭着自己一个人,拢起来新的班底,硬生生同杨奎斗得难解难分,眼下姓顾的纵然不能比得上自己,可只要天子乐意在后头撑着,想要与黄昭亮打擂台,哪里又不可能了?
***
崇政殿中,黄昭亮强要召顾延章回京问罪,两府之中这一回在场的不过十余人,却是一个个都装聋作哑。
赵芮一对一,寻不到援手。
他反应又慢,口才又差,哪里争得过一朝宰辅,被对方得理不饶,喷了一脸的口水。
等到众官告退,他一人对着满桌子的奏章,看也看不下去,憋着一肚子火,索性回了后宫。
杨皇后见天子脸色极是难看,想了一回朝中的事情,还是寻不出原因,忍不住问道:“前两日不是说广南的疫病止住了?北边虽然闹了蝗,却也派了人去赈济,陛下这是遇了何事,怎的这般一张脸?”
又道:“一会到酉时了,你板着脸,又要吓到人。”
虽然杨皇后没有明说,可赵芮也知道,对方指的这个人是小皇子赵署。
儿子这半年来断断续续地生病,好几回都已经是一只脚踏进了鬼门关,却又侥幸到了天命,最终居然又全数救得回来,此时已经重新回资善堂听老师讲学了。
想到这个,赵芮面上才好看了些。
虽说妇人不得干政,可杨皇后嫁给他之后,因性格柔顺,惯来是以夫为天,从来不乱问政事的,是以他有什么事情,也不忌讳说两句。
第614章 讨巧
赵芮便将崇政殿中黄昭亮的行径骂了一通,最后吹着胡子怒道:“没有平叛军中那许多将士一力守着,没有顾延章、王弥远诸人毫不畏死,邕州莫说今日重建,怕是连城带人都已是荡然无存!若是朝中有功不赏,遇上那不值一提的过错就大罚特罚,今后谁人还会给朕卖力干活?!”
大晋的天子,从来不是刻寡之人,他赵芮更是自恃有识人用人之能,从来赏罚分明,御下得当。
黄昭亮这般行事,将来传得出去,旁人不会认为是一个参知政事左右朝政,只会怪天子小气。
便是那等乡间的地主,一年到头还要给佃户吃顿好的,换了自己这天下之主,反而连赏几个人都赏不得了?!
他越想越气,骂道:“黄昭亮那个蠹禄!事事就想着他自己!算着朕缺他不可,样样要拿来做要挟!范尧臣那个老……”
他骂到一半,到底知道这样不好,便把最后几个字吞了回去,复又道:“从前顾延章在延州、在赣州立了多少功劳?若不是范尧臣,朕该赏的早就赏了,该升的也早升了!而今在邕州有做了这许多,换谁人去,能比他做得好?便算他无诏先放了罪兵,还不是为了守城!他与陈灏,本来就有便宜行事之权,朕给的!哪里又有什么错了?!”
“再一说,便是有些错,从前那样多功劳,拿来功过相抵,也只有多,没有少的!朕要赏个人,还要他姓黄的在此大放厥词?!”
一离了崇政殿,不再见到老臣那一张脸,赵芮倒是脑子清明起来,原本不会说的,也会说了,原本想不到的,也想起来了,驳斥起黄昭亮殿中的话来,一条条,一道道,自觉十分对路。
他骂得起劲,杨皇后在一旁听着做一副心有戚戚焉的点头状,心中却是嘀咕:回回都这样,有本事你当着人的面就驳回去啊!只回来才晓得对着自己说,又哪里有用!
夫妻几十年,她自是知道自家这个丈夫一个人时就是条真龙,遇得那些个政事堂、枢密院中的老臣,一旦对方占了点理,就变成了虫,不管在后面说得再嘴响,一旦当着面,从来都是争不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