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张了张口,正要打断三人的争执,可还未来得及出声,已是听得立在一旁的三司使沈渊忽然站了出来,道:“陛下,臣不曾去得广南,若是说交趾战事,自是不便发言,可若是要从朝中调拨马匹,自京城、数州运去广南,光是路途所耗,便要用掉钱十余万贯,生生多耗了十中之一的资费,南征交趾,眼下虽是不知南征时日几何,可按着如今国库情形,若是十万大军在外,不用半年,朝中便要捉襟见肘!”
若是说一句话,便在他脸上画上一笔,这一席话说下来,已是足够在他面上写一个大大的“郭”字。
这一位三司使,观望了半日之后,终于站到了郭世忠那一队。
一时黄、范二人面色都有些难看起来。
一个管兵马,一个管银粮,两个站在了一处,他们想要再把形势掰回来,实在是难上加难。
眼见沈渊正说得嘴响,忽的外头阁门官进得门来,朝赵芮禀道:“陛下,广南有报!”
自从邕州被围之后,赵芮便要求一旦广南,尤其是邕州等地有了军情折子,哪怕是半夜,也要第一时间送到他的案头,后头虽然打退了交趾,邕州却是又遭了疫病,他便又要求一旦邕州的奏报送来,立时便要拿到他的案头。
此时听得邕州有心,赵芮再顾不得理会这些个吵得厉害的臣子,忙道:“叫人进来!”
没过多久,便从外头走进一个宦官来。
却是他派去邕州颁旨的梁远,眼下正手中举着几本奏章,快步上得前来。
第650章 觐见
求赞戳这里哟~
***
此段不计费
一、最近都是二更合一,其实字数没有少,亲们是想我做一章发还是拆成两章呢?
二、因为已经是最后一个情节了,我正在慢慢收尾,亲们看到有什么前面没有填满的坑或者虫之类的,麻烦提醒一下哈^_^
***
梁远毕竟是天子身边的近侍,他奉旨南下邕州探访军、民之事,殿中臣子,个个都有所耳闻,见得是他进来,沈渊也好,郭世忠也罢,尽皆闭上了嘴。
赵芮已是等不及接过奏章,明明还隔着两丈远,便急急出声问道:“梁远,广南疫情究竟如何!”
他一句话出得口,与其说是问句,不如说是催句。
梁远听得赵芮问话,也不晓得先将手中折子递上,只蠢乎乎地站在原地,一面行礼,一面口中细细回道:“启奏陛下,臣在邕州、钦州、廉州等地探访月余,及至本月十二,疫病营中已是仅剩病者不足千人,抄劄济民之事亦是有条不紊……”
这便起了个头,四平八稳地准备将自己在广南诸州的见闻一一说来。
如果是许继宗站在殿中,见得他这般回话,怕是笑也要笑死,心中还会感慨一回,只道那人出不出得了头,都是有理由的。
赵芮身边的近侍黄门并不少,论起资历来,梁远并不比郑莱要浅,与朱保石等人相较,年限更是长久许多,可他从来都不是最得重用的那一撮。
这一回南下邕州探访的苦差,如果不是郑莱下头的几个徒子徒孙一个都不肯去,哪里又会轮到他头上。
若是许继宗在此,听得赵芮问话,他绝不会如此作答,相反,在回程路上,他便会将天子可能问的问题全数在心中想上数遍,再做好答复的准备。
天子如何在意你做了什么,他只想知道邕州广南情形!
把梁远说的这一个长句话拿出来分析,有用的信息几乎等于没有。
这还罢了,明明殿中站着十数位两府重臣,识相的都该晓得,此时不吹捧天子,又待何时!
然则梁远却是傻傻地只会说些没边没界的。
赵芮听他絮絮叨叨半日,实在没个重点,也不耐烦再由着他说下去,便将其打断,自问了几个问题。
梁远一一答了。
特从京城派人去得广南,便是担心那一处尽是陈灏手下,人人联合起来欺瞒自家,又怕邕州的皇城司并广南转运使不得力,也无余力去探查其中情况。
赵芮把要紧的几个问题问了一回,见梁远虽然都答了,却是俱没有答道点子上,一时也觉得这个人十分无用,想了想,到底还是复又问道:“邕州而今练兵如何?陈灏说正蓄马练马,要划拨荒地做马场之用,百姓如何反应?可有闹事?”
梁远却是听得一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