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灯锦瑟_作者:半面箜篌(176)

  师父说,在我三岁生辰的那年,连乾之提出为我办生辰宴。结果我爹的师父,义祖父连秉怀在席间中毒,四座惊起,议论纷纷。中间查到一个同门的弟子,乐康,说是父亲命他下毒,随即自戕。当时本就有些商贾对我爹眼红,连乾之此举只能说是推波助澜,我爹的生意一落千丈。

  一个连自己师长都谋害的人,又有谁敢轻易合作?加之死无对证,爹就这样平白受冤屈,后来义祖父因病去世,连乾之不知从何打听到,那份制瓷秘法在我爹手上。

  此后种种,就是我后来记忆中的真相。

  “那师父,你可知道那份秘法藏在何处?我只是不希望它落入连乾之手上。”

  瑾瑜转眼盯着我,我已不想在冠冕堂皇的称这位不义之人为父亲。

  “这……我也不知。”说到这儿,师父长叹息,“当初你爹上山去找你的时候,曾嘱咐我去清和堂,他想起你从竹林回去的时候,颈上没有佩戴你自己塑的哨子,告诉我务必收好。可我并未找到,连乾之知道我和陆离的关系,此后寻上门威胁我。问我那份秘方的下落,还想故技重施,好在我用鸟语传递消息到林苑,灵犀这才帮我逃离了德化……我当时随口诓了他两句,听他的语气,应该是还没有拿到手。”

  “你是说,我爹将秘法藏在我做的哨子里?”我盯着瑾瑜,当时年幼,只不过觉得那个哨子是我爹教我做的第一件瓷器,又是我的贴身之物,就曾与瑾瑜做礼物。现在想想自己和爹都够胡闹的。

  “我也不知道你爹是怎么想的,将如此重要之物藏在小儿的玩具里,不过既然他没得手,就算丢了也好。免了一场争斗。”

  “师父……其实,那个哨子当初在竹林的时候我赠给了瑾瑜,他现在还留着。”

  师父想起当初瑾瑜拿石头砸伤他的脚时,他没有及时跟上我,自然没有看到我将哨子赠与瑾瑜。

  “怪不得,我就记得你这丫头每次逃到竹林里嬉闹时,总是喜欢戴着那个哨子。”

  瑾瑜来之前还将哨子放在我的手包里,我从里面掏出来,仔细看着里面,并未察觉异样。

  我盯着它,手上一滑,摔在了地上。

  哨尾摔开,里面装着一个字条,我捡起来,发现上面只有两行字,

  “清河水榭,廊腰缦回,曲水流觞,酌酒成诗。”

  “不是说,这是义祖父留下的秘法吗?”

  “看来陆离还是机警的,他没有直接将秘法放在这里,但这几句,应该就是秘法所在。”

  我来回踱步,仔细思量上面的话,清河水榭,可我家从前的住处,并未有水榭。我忽然想起父亲从前让我练字的时候,总是喜欢罚抄兰亭集序,喜欢王羲之的书法。清和堂的旧屋书房中,有诺大的曲水流觞图的浮雕。

  “师父,我可能知道在哪儿了。瑾瑜,我们得回德化一趟。去我父亲旧日的住处,清和堂。”

  我知道瑾瑜担心我,可是这件事不可小觑,他只好勉强答应我。

  师父说,当初父亲离开后,清和堂就空下来,之后也有被翻动的痕迹。后来许是没有找到父亲留下的东西,就没来过,师父离开以后,清和堂就荒废了。

  我听见后面一阵高跟鞋的踩踏声,抬眼看到欣溶,披着狐裘披肩,斐然跟在后面。

  “老爷,小姐回来了。”

  “嗯。”

  “爹。”

  “穆清,其实有件事,我还没有告诉你……”他站在欣溶身边。

  “还是我来说吧。”

  “其实我和瑾瑜只是名义上的夫妻,当初我爹知道公公和当年旧事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又和你父亲是旧友,决定暗中相助……”她走到我身边。

  “若是我爹直接以从前的身份出现,难免会成为众矢之的,便让我接近瑾瑜,取得他的信任,以便能在关键时刻施以援手。这几年我断断续续还查到些许关于文家的消息,知道当年公公初到昌南曾受文家老爷子文德辉相助,可是我发现文德辉似乎和连乾之有联系。文家当初曾试图通过连乾之拉拢公公的师父,也就是连乾之的父亲,被连老拒绝。那时文家已经在昌南小有名气,可青衣窑还在连老的手上,所以我想当时连乾之为了扩大势力,和文家并未全然断交。后来他在德化消失的那段时间,文老爷子正巧认识公公,公公那是还没有像现在的基业,相对来说极少有人愿意帮助一个无名之辈。这些年两家因为当年的相助,的确关系亲近,可是文老爷无形中试图牵制第五家的势力。可能碍于婆母家中地位,这才一直没有显山露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