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灯锦瑟_作者:半面箜篌(41)

  两日后,夫人太太们从祠堂回来,我本在小花园处和钟毓在闲聊,听见有人在喊他。

  “钟毓。”

  他一扭头,看见四太太,

  “娘……”

  钟毓跳到地上,直奔着娘亲过去。

  四太太搂着他,顷刻,又俯下身子,轻抚着他的脸庞,

  “这几天在家里有没有听话,知道错了吗?”

  “……知道了,小妹呢?”

  “在车上睡着了,方才抱回房间了。”

  我走过去,四太太瞧了瞧我,摸着钟毓的头,

  “你先进去吧。”

  “嗯。”钟毓这时倒是乖巧了不少。

  刘妈跟在他身后,

  “三少爷,您慢点儿。”

  她看着钟毓离开,满眼都是一个母亲的关怀。

  四太太转过身,盯着我,

  “三小姐,我听管家说,前两日你受了惊吓,不打紧吧。”

  “已经无碍了,不知这几日在祠堂的拜礼可还顺利。”

  她走在前头,我随她坐回方才的椅子上。

  “一如往常……”她仔细的瞧着我。

  “您为何这样看着我。”

  “听管家说,你的嗓子得以恢复,想来也是件好事。只是不知道是何人如此大胆,竟然光天化日之下,做出这样的事。幸好只是受了些惊吓,没有……受伤,万幸,也是万幸。”

  我总觉得她的话里有话,两个小丫鬟走过来,

  “四太太,三小姐,夫人在正厅有话要说,叫我们来请二位过去。”

  “走吧,姐姐应是也担心了,正好随我前去,算是报个平安。”

  回了正厅,大夫人坐在正前头,我歪了下头,阿夏和云笙站在一旁鞠了鞠身子。

  我走到前面,微屈膝,端正的行了礼,

  “夫人安好。”

  她听见我开了口,本拨弄在手上的珠串忽的停下。

  “没想到我们这出门几天,三姑娘的嗓子就好了,果然我们这昌南的水土……养人啊。”

  “荆云,莫要打趣了。我这回来才听府上的人说,前两日出门竟碰上歹人,真是好大的胆子,我第五家的客人亲友都敢如此。穆清,你放心,这件事,我定会叫人查清楚,不会让你受委屈的。”大夫人将珠串搁在桌案上,扶了扶额头,紧蹙眉尖。

  “穆清早就没事了,感念夫人关心,只是还望您关照自己的身子才是。”

  “夫人,您没事吧。”在一旁站着的那位老人儿切切的说着。

  “没事,舟车劳顿,没什么事……早些回房歇息吧。淑慎,扶我回去吧。”

  众人散了去,三太太叫住我,

  “穆清啊,现在你这身子也见好了,这说话也方便了,还是要注意规矩。毕竟你现在是在第五家的府邸,说出去,也是我们第五家的亲友。未出阁的姑娘,还是本分些好。”

  我笑了笑,抬眼看着她,

  “太太言重了,不过就是因为初来昌南,又逢重阳,想去庙会为家人求个平安签。况且方才夫人说要查清此事,虽说穆清并不是什么睚眦必报之人,倒也不介意对刻意为难之人还之彼身。”

  她歪了歪嘴角,凑到我脸前,

  “三小姐应该知道,什么叫识时务,这刚得到的东西,总要付出点儿什么的。”

  我自知她话中之意,只是报以微笑,丝毫不惧,

  “多谢太太关心,只是穆清从小也没强求过什么,又何来的得失。听说大小姐也有了身孕,恭喜太太,还是多去探望探望大小姐,这时应是需要人照料。”

  她这才算是放过我,就连留下的背影,都是那么咄咄逼人的模样。

  我倒并不忌惮这三太太,反而觉得这件事不像是她做的,越是尖锐的越是藏不住,怕就怕……

  果不出所料,整整七日,还是没有查出一丝一毫,那家瓷窑本来的主人在被人找到的时候就没了命,只是留下一封所谓的认罪遗书。

  更糟糕的是那信上的内容,他竟说是想轻薄于我,怕事情败露,所以才放了火。

  明显是遭了算计,不管调不调查这件事,对我而言,都是死局。

  之后不到半月,浮桥附近的人家,甚至是第五家附近,都流传着,我成了被人轻薄的残花败柳,诸如此言,林林总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