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灯锦瑟_作者:半面箜篌(86)

  午后我问了阿夏,说是二娘昨夜里就一直头疼,早上根本站不起身,还请了药堂的先生,也没有看出个所以然。

  “头疼?”

  “对,说是二太太可能是最近夜里吹了风,犯了头痛。”

  我娘从前也总是头痛,找了附近许多的大夫,也都是说得了头风。在我回来之前的一个月,还往家里打过电话,那时候我还以为是初春的时候,难免染上风寒,得了咳疾。这才旧病复发,病情就加重,现下想来,怕是没那么简单了。

  “阿夏,二娘最近可有吃什么特别的东西。”

  “厨房里各院的吃食都是一同准备的,没什么特别的食物,最多就是百酥门的糕饼。”

  百酥门是几代人开起来的老门面,也不只在这里有店,总不至于为了害一个无关痛痒的人,砸了牌面。

  “哦对了,琳琅说,二太太最近受了风寒,夜里总是咳嗽胃口又不好,喜欢喝红糖煎茶,加些焦山楂……有次我正巧在厨房,本来想盛上一小碗解解馋的,结果被厨房管事看见,数落了几句。说是这茶水是专门给太太的,不准搜刮。”她说这话的时候还撇撇嘴。

  我觉得这件事情实在蹊跷,附近看病的先生又是言辞含糊,想来也都是经过打点的。

  “对了,上次那个薛先生,可有好生道谢?”

  “本来是找了他的师父,阿夏并不曾登门。那日在大厅之上,我见那薛先生有些本事,不知该如何道谢,这才没有莽撞叨扰。”

  “……这样,明日你趁着采买的时候,去一趟杏仁坪。就说我这两日总是梦见我娘,希望先生可以来为我来算算。”

  “好,阿夏明日上街就过去。”

  过了早膳,我到厢房等着,薛先生来了,便说上两句。他瞧着我自然不像是失魂的模样,

  “我瞧着,三小姐气色不减,这样,不若我给小姐诊诊脉,看看是不是身子有些不适。”

  “先生还会诊脉?”

  “我这占卜的本事是师父教的,但这祖上传下来的,打小的本事,是医术。只是医馆不在此处,在黔北的沁春堂。”

  我打点了丫鬟下去端些茶点,只剩了阿夏在厢房。先生切了脉,打量一番。

  “阿夏是一直在我身边侍候的,先生有什么话但说无妨。”

  “小姐身子只是少些气血,平日里注意饮食休息即可,并无大碍。”

  “那先生觉得这红糖煎茶,可是补气血的东西。”

  “的确是有些功效。”

  “那我叫厨房煎上一碗,先生帮着瞧瞧,可是要注意些,少了什么,或者……多加了什么。”

  薛飞知道我言外之意,看了看阿夏,轻点着头。

  阿夏向二娘房里的琳琅讨要了半碗儿茶,用食盒捎带着过来。

  他查了壶下的茶底子,尝了茶汤,半晌没有做声。

  “先生,这茶汤,可是有何不妥?”

  “这茶汤,可是给有咳疾亦或湿症的人饮用过。”

  “确实如此,二娘前些日子受风。只是这红糖山楂兑上茶水,最多就是开胃补气血,也不会有什么……”

  “虎杖……”

  我愣了愣,没听懂他说的话。

  “虎杖本是治疗这些的良药,但若要是过了量,轻则呕吐腹泻,重则昏厥伤及肝脏,亦或气郁引发头痛。若是又当做头风,继续服用,周而复始,便是回天乏力了。”

  我回想起母亲在我去昌南之前也是忽然得了风寒,接连着半月不好,又染了咳疾。我离开了以后,身边侍候的丫鬟又都经打点离了宅院。之后的饮食,怕是要重头查起基本不可能。

  “先生说的,可是真的?”

  他站起身,头偏过来,

  “不知我赠的那把折扇,三小姐觉得如何?”

  “扇是好扇,若是能在两侧扇骨和扇柄上加上镌刻、装饰,会更好。”

  薛飞笑了声,

  “三小姐若真觉得有所欠缺,就不会来找我算卜,我若真的不想帮,就不会这么利落的出门。不过也难怪,以三小姐现下的处境,谨慎处事确是上策。总之以后有何事是薛某帮得上,小姐信得着,我自然会帮忙。”

  他话音一落,就准备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