聘穆霜为太子妃,父皇最初是有犹豫的,但最终还是会应下。
果不其然。
轩辕政的话有些冷:“穆锋夫妇久居江南早在三年前便已离世,留下这六小姐一人独居于江南。且这六小姐打出生起就未回过业都认过亲。”
言下之意,你若要借镇国公穆家的势,这六小姐怕不是好选择。
“儿臣以为,大儒先谢太傅之孙女,二十多年前业都第一才子穆锋之女定是德才兼备之人。堪为太子妃。”与那时一般无二的回答。
轩辕政坐回龙椅,思忖片刻已缓了语气,“这穆锋可是个不羁之人,当初抛家弃父,求朕去了他的世子位,跑到江南当上门女婿去了。这穆六小姐虽姓穆骨子里怕是姓谢的。”
轩辕皓不语,静静地听他继续回忆。
“当年穆锋还是朕幼年的伴读,打小这脑子就比常人活络三分,什么东西都学得快,尤其是画艺,可谓登峰造极,偏偏还傲得很,轻易不肯示人。朕若不是常和他混在一处,还真不知道他有这门技艺。
他母亲早逝,父亲宠爱继妻与继子,冷落了他,也浑不在意。娶了妻之后,却因为妻子在穆家受了气,一怒之下辞了官,舍了世子位,去投靠岳丈了。谢太傅向来偏爱他,真不知成了上门女婿后,是开心多还是糟心多。”
轩辕政不由地低笑出声。
“穆锋当年来求朕让他去江南时,朕本不想允的……”轩辕政适时截住了话头。
当年穆锋说,皇上,我走了这不正好么,穆家少了我这个文武双全的聪明人,你就可以好好收拾穆家了,借机收回兵权。
这个人真是坏到骨子里了。但自己也确实被他说中的心思,于是痛快地允了。但世事终究难料,风云突变,兵权他至今还未及收回。如今太子求娶他的女儿……,“太子,穆家重兵在握,若再出太子妃,这皇恩怕是要过于浩荡了。”
轩辕皓清楚记得,那时的自己如此答“烈火烹油,也离油尽不远了。人走到最高处,才能摔得粉身碎骨。”当时自己猜中了父皇要清算穆家的心思,太子位初立,为巩固位置,顺应着父皇的心思,将自己的婚姻变成了请君入瓮的圈套。
如今却决不能如此了。
“穆六小姐从未来过业都,亦没有见过业都的穆家人,儿臣听闻,当年穆锋夫妇逝世时,业都穆家不闻不问。正如父皇所说,穆六小姐骨子里是姓谢的。”说着轩辕皓从怀中递出一本《落云诗集》最后一册,奉上,道:“父皇,这隐阁人便是穆六小姐。”
轩辕政接过册子,翻了几页,轻哼,“这字里行间倒有些她父母的风骨。”
看了一半,将册子还给轩辕皓,才道:“准了。”
“谢父皇。”轩辕皓难得的喜形于色。
正要起身告退,便听见轩辕政道:“慢着。”
心里一顿,脸上喜色退了七分。
“那册子你是如何而来?朕记得穆家可是连穆六的画像都没送上来,只敷衍地报了个名字,你是怎么知道穆六的?”轩辕政沉声问,居高临下,眼里已有了疑色。
轩辕皓跪得笔直,道:“禀父皇,册子是昨天阿宇从江南带来的,也是他悄悄告诉儿臣隐阁人便是穆六。儿臣想娶个才女做媳妇。”
娶个才女做媳妇啊,轩辕政叹了口气,当年年少的他也曾这么想过……。压下蠢蠢欲动的往事,轩辕政面有忧色:“阿宇,一天到晚文不成武不就,整日间东游西逛的,是该让他到西北好好磨炼一翻。让他明日便动身。”
轩辕宇若成了纨绔子弟,他轩辕政怎么对得起十多年前在业夷大战中战死的同胞兄长和亲侄儿。
“父皇,让儿臣替阿宇去一趟江南吧。”
“小小的盐船押运,何需太子亲往?”
“父皇,儿臣想早些见见媳妇。”
“养在深闺的小姐,是你想见就能见到的?……去吧,要去便早些起身,别等赐婚圣旨到了谢府,你人还在路上。”
“谢父皇。”
“顺便把人接来吧。你也不小了,早点完婚。”
“多谢父皇。”
……
三月间的江南,正是风细柳斜斜,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的好时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