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留之时,对着他道:“今将定军交与太子,一是穆家已无人能担此重任,穆家军世代守护大业,总不能因此而折了,让老夫成了这大业的罪人,遂交还皇家,望太子今后能择人而善用,扬我军威。二来,祈太子看在这定军份上,善待穆霜与她的子嗣。”
他接过定军,掩住心中窃喜,信誓旦旦:“镇国公放心,孤定当不负嘱托,护好妻儿。”
时值春盛。
王相家的王倚云与濮阳候家的朔风解了婚约,这对大业第一美女俊男分道扬镳,让人唏嘘不已。
人们的唏嘘声未落,四王爷轩辕泽已开始频繁出入王家。
据传,圣上已恩准轩辕泽与王倚云婚事,碍于王倚云刚退了亲便赐婚面上不好看,只待入了秋便给二人订下婚事。
也不过半年功夫了。
酷暑之季,烈日当空。
街上几无行人,茶馆中的小二椅着门柱正打着瞌睡。
突然。
“西北急报!”一骑战马冲入业都城门,留下一股带着汗腥味的尘土。
不过片刻朝中就得到了大队蛮夷来犯,西北急需增兵救援的消息。
“儿臣愿往。”轩辕钥出列道。
轩辕政皱眉不语。
“儿臣愿与二哥同往。”轩辕泽出列道,“蛮夷来犯,身为轩辕氏自当身先士卒。”
轩辕政目光投向立在队首的太子。依旧是面无表情。经罗皇后一事,这个儿子越发沉默寡言,小心行事,不多说一句,不多迈一步。心思沉得连他这个父皇也看不出半分端倪。肃然而立,倒隐隐有了几分帝皇之气了。
“请父皇恩准。”
轩辕泽的话将他神思拉回。这个儿子正仰头望着他,一脸期许之色,双目发亮,有着年轻人的一腔热血。
这孩子近日来不再吊儿郎当。认真做起来事倒让人刮目相看,凌厉果决,朝中上下对这四王爷颇有几分赞誉。
可战场之上刀剑无眼,他怎么舍得。
轩辕政正寻思着如何打消了轩辕泽的念头,王相出乎意料地替他说话了。
“皇子领兵自然士气倍增。”
接着便有不少大臣纷纷表示赞同。
“恳请父皇恩准。”轩辕泽与轩辕钥再度下跪请征。
轩辕政环视大殿,有半数以上的臣子都支持。太子脸色微白,薄唇紧抿,始终不置一言。别过眼,道:“封四皇子为平远将军,即刻起程增援西北。”
顿了顿又道:“二皇子便留在业都,筹备粮草。”
“父皇。”轩辕钥急了,“儿臣也要同去。”
轩辕政朝他瞪了瞪眼。
“父皇。”轩辕博道:“二弟的病已数年未曾发作,御医也说病情已稳定。二弟一直尚武,如今业国有难,他自当报效。若不让他去,他怕是寝食难安的。”
接着又有几人一起为轩辕钥求情,道二位皇子同去,军威更盛,二人还能守望相助。
这么一来,轩辕政也就许了。
作者有话要说: 上午修了下文,所以锁了半天,请亲们见谅,还亲们收藏。
第37章 朕要废后
四皇子与二皇子出征之后,一向勤勉的太子突然间病了。
少了太子分担政务,皇上撑了几天也吃不消了。好在大皇子近来身子康健,入宫侍疾,不仅让皇上的病有了起色,还分担了不少政务。
于是大臣们时常能在折子上看到由大皇子代笔的朱批。
圣上寝宫之内,半人高的铜兽烛台上,烛火飘摇,重重明黄纱缦之后,轩辕政半躺在床上。
一旁的轩辕博正小声地为他念着西北前方的折子。
一切安好,轩辕政的心重重放下,昏昏欲睡。
朦胧中见罗蝶衣款款而来,身着五彩皎纱裙,环佩叮当,像是在唤他一同赴宴。
年轻时,他们人前是一对相敬如宾的恩爱夫妻,罗蝶衣总是持着身份,穿着一等一精美的服饰,挽着他的手,居高临下地坐在达官显贵之上,这是她最开心的一刻。
岁月如流,已匆匆数十载。
“皇后啊……”
“父皇。”
冷不丁,轩辕政打了个激灵,睁眼看时,来人居然是端平。
端平红了眼,“母后还在禁足呢。”
轩辕政缄默良久,想起那日岁末宴会答应过的事,忽地道:“端平可有心仪之人?父皇为你赐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