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意躺好了才反应过来,“我今天才第一天睡新被子呢。”
本来昨晚要睡,哪知道喝得有点多。
周前没应,下去洗了澡,再上来时,于意已经睡着了。
他躺到她旁边,手覆到她腰上,闭上眼睛的那一刻,他又笑了,嘴里呢喃,“我陪你睡新被子啊。”
到第二天去赶飞机,周前在门口把人摁着亲了会儿,才后知后觉发现他这趟回来有点亏。
于意本来也不急,可她亲爱的导师栾昔先生突然告诉她,何舟临并没有跟着老炮儿一块儿回纽约,而是打算再留一个星期,并且,何舟临抱怨北京好像也没什么可看的时候,栾昔给他找了份苦差事——帮他的师妹也就是于意打杂。
更要命的是,何舟临问栾昔打杂时间,栾昔不确定地说,“可能是八点吧……”
于是,于意得赶去给提前一个多小时到的人开门。
周前就这么被女朋友急匆匆地抛弃了。
于意急匆匆跑到工作室的时候,发现门竟然开了。
跑进去一看,董思柔已经给人倒了杯水,两人正坐在沙发上聊天。
董思柔对着门坐,看到气喘吁吁的于意,几分诧异,“师姐?不是给你发消息说我提前过来了嘛,周前走了?”
于意一听,也懒得去看手机了,对着何舟临一笑,转而去从冰箱里掏水喝。
一大早地,跑出一身汗。
她连喝了几大口,再愣着站了会儿才缓了过来。
晚一点几个师弟师妹来,跟何舟临打了照面后,几个人纷纷忙了起来。
于意再次非常心虚地打开了那个此刻不该出现的文档。
她今天必须写完,不得不当着大家的面开小差。
一整天都很集中,晚上八点敲完最后一个字的时候,她忍不住在空无一人的办公室内喊了一声。
然后愉快地给李岸发了一句:明天开始写剧本。
李岸连发几个问号过来——???阿姨说见你写好久了,敢情不是写剧本呢?
于意:……
她妈是跟多少人汇报了她的近况?
于意:也是剧本,是以前一直想写的,最近正好有契机,就写了。
李岸:好啊好啊,等着拜读,对了,你不是要当评委么?接下来会很忙吧?
于意:国庆后开始审稿,肯定不是没日没夜啦。
李岸:反正剧本呢是不急,你不是还要练琴嘛,慢慢来。
于意:mua……
李岸:昨晚没亲够呢?
于意:……
李岸:喜喜姐都跟我吐槽了,说从来没见周前这么神出鬼没的。
于意:我要道个歉不?
李岸:道什么歉呀,喜喜姐还说,周前最近状态相当好了,仿佛看到了下一个影帝奖杯。
于意乖乖闭上了嘴。
因为国庆,瑞典老头前三天行程排得很满,后四天每日都有去练习,也跟乐团合了几遍,只剩培养默契。
10月7号是“ZF杯”的截稿日期,于意作为评委之一,8号开始每日去审稿。
去之前就听说了,这一届收到的剧本数量历史最高,超过1500,里面又分了不少类别,于意要看的,除去小品剧本这一类200多部,按评稿期一个月算的话,每天至少要看40部。
自然不必本本都看个全,有时候看个开头就能知道这会不会是个好故事。
但于意坚持看了个全。
每天将近20万字,看着纯娱乐的话倒是没压力,但还得评比,那就没那么轻松了。
那段时间,于意过了毕业以后最规律的一个月。
每天早起出门,跟一众长辈吃完早饭便开始审稿。不一定非得坐着,于意有时候还拿着阅读器跑去院子里看。
到点又吃中饭,看完一天的量,评委们也会分享自己看到的好作品。
看了一个多星期,于意倒是没遇到让自己惊艳的剧本,文笔好的不少,综合来看属上乘之作的话暂时没有。她寄希望于之后。
除去审稿,她依然按时按点地去S大跟瑞典老头见面。跟瑞典老头见完自己再练上一遍。
有的时候回去九十点,还得坐电脑前写俩小时剧本。
张狂狂他们在榆阳的戏份也在渐渐收尾,周前跟她说,下一站也是最后一站——在湖北。
于意比较在意的是,承诺过去看他,到现在也没找着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