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华同泽1+芳华同泽2_作者:钟久(174)

  当时朱沐峰年仅十四,东明帝分外重视、寄以厚望。怜其刚刚经历丧母之痛,命随军同行,亲自教授其习文练武日日督促,一路开拓眼界多加历练。

  那时的二皇子朱沐祥,年仅十岁尚在幼学,不甚懂得逝母的悲苦,暂交恭妃代为抚养。

  东明帝御驾亲征。鞑靼外族的疆场上,两军对峙。

  东明军一方,有天子坐阵兵士们斗志激昂、势如破竹,一路直捣达旦蛮族都城之下。达旦可汗本雅失里大怒,对其手下大帅把都儿百般施压。

  这些时日,把都儿与东明方镇国将军张氏几番交手,非但武力不敌,就连计谋也已经用尽。他心知肚明:这场战役连连败退,可怕的并不是东明帝,而是几次交手都稳胜的镇国将军张氏。

  把都儿帐下军师,见己方大帅苦闷无计前来宽慰。

  那军师生得贼眉鼠眼,一看就不是什么正统之辈。迫于内有可汗急下的三道施压明令,外有东明军士气鼎盛的叫阵声不绝于耳,军师向把都儿献上了下流之策:“大帅,小的昨日收到东明国京都传来的密函,其中有大破东明军的计策,大帅可以一看!”

  “真的假的,你该不是戏耍本帅吧?东明军处处占于上风,京都为何会有人里通外敌,献来大破己军之计?”把都儿身形彪悍,语气粗鲁,耳朵上还带着一只金圈耳环,满身十足的蛮族之气。

  “小的怎敢戏耍大帅?千真万确!鸡毛羽信在此,千里加急,大帅不妨一看!”

  把都儿打开信笺,果真如军师所言。这封鸡毛羽信虽未署名,其中却详细地道出了张将军的软肋:“张氏府邸坐落京城。他有一位花容月貌、温文尔雅的将军夫人,其妻姿色天成、貌比罗敷,二人少年结发,十分恩爱;膝下生有一女,年仅十岁,爱如珍宝。”

  随信还另附上两张宣纸,惟妙惟肖地绘着芳泽母女二人的画像。

  鸡毛羽信中还献上了大破东明军的对策:“佯败。待东明军班师回京途中,必经落霞谷,可将达旦士兵隐密囤于落霞谷中,放行东明军的先锋部队,待东明帝圣驾经过,一击擒王,杀之;如此,东明国必乱,可解达旦族眼下之危,新帝登基,两帮交好。如若擒王不杀,要挟我朝,东明国必派人救驾,届时达旦族将被夷为平地;劝君思之,量之,谨慎处之!言尽不谢,各图其所。”

  把都儿又将这封信前前后后翻了一遍,确定并没有署名,这才罢手。心下想道:也是,这卖国的密信,怎么可能有署名?许是自己与东明军交锋以来连连败退,输得有些糊涂了。

  虽然把都儿和军师都猜不透,为何东明国会有内奸千里送信,白白奉上大破己方的对策;但是他二人早已经顾不得其他,本雅失里的三道急令就如同三柄钢刀时时悬在头上,逼得他们只能冒险一试。把都儿安慰自己:这其中说不定牵扯到什么皇权利益,说不定就是有人希望御驾亲征的东明帝有去无回、希望自己的国家败了这场仗。他又何必去操那份儿心?将东明军驱逐出达旦族的疆场,回去向本雅失里有个交代,这才是最要紧的。

  战况惶急之下,把都儿决定赌一赌运气。他派人连夜入京,照着那封鸡毛羽信中附上的两张画像,绑架了楚芳泽母女。

  几日之后。东明帝和张将军带精兵十万,在达旦族都城门下叫阵,准备乘胜追击,一举歼灭达旦蛮族。

  东明军气焰正盛之时,把都儿居然并不退缩,他无耻地狂笑着收兵回城;随即,便派人将楚芳泽母女押上了城墙,作为人质,要挟东明帝退兵。

  东明帝原本并不同意,奈何张将军跪地苦苦哀求。东明帝看在张将军以往军功卓著的份儿上,这才同意暂时退兵三十里,并答应了把都儿的要求,派张将军到敌方阵营中谈判。张将军感激涕零。

  “此战我东明军胜券在握,把都儿若想求和与投降无异!”东明帝严令嘱咐张将军,“谈判结果必须满足以下三个条件:第一,朕要达旦可汗本雅失里保证,在位期间绝不再犯我边境;第二,朕要本雅失里向我东明国俯首称臣;第三,朕要本雅失里年年派使臣来我东明国朝拜!”

  张将军叩首谢恩,领命而去。

  到了敌方阵营,张将军顾不得把都儿虚情假意的款待,直入主题。

  把都儿一听东明帝提的这三个条件,知道可汗不会应允,他也并未打算上报,只准备按照鸡毛羽信中所言,佯装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