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华同泽1+芳华同泽2_作者:钟久(21)

  清荷班主转动狡黠的眼球,终于想到一个办法——他要彻底地把姑娘们的抱怨和猜疑转化成对楚芳泽的信任。他摆了摆手压下姑娘们的议论声,用近乎讨好的语气,说道:“各位姑娘稍安勿躁!我们的花魁姑娘还是很有才华的,事情走到这一步我们只能相信她,竭尽我们的全力去帮助她;要知道帮她就等于是帮我们自己,她赢得了比赛,诸位就安全了。”

  朱沐峰端坐主位不言不语,静观事态发展。

  玉茗无暇顾及周遭的纷乱,尖刻地说道:“这第三局,就由你们清荷乐坊出一名贱婢演奏一首乐曲,不论何种乐器,不论何种曲牌,我和你们花魁姑娘同用一首曲子,现场各自填词吟唱。一炷香的时间,谁填的词好,谁唱的好听,即为胜。”

  清荷乐坊出来了一位姑娘,看上去不过是豆蔻年华,名唤“十四”,比乐坊中年纪最小的姑娘只大一岁。十四年纪虽小,但一首琵琶曲子却演奏得出神入化,曲调婉转悠扬、表达出的感情含蓄细腻;乍一听来,这首曲调仿若描绘了一个青涩害羞的少女,细细品味那丝含蓄的意味,又似知音之间遥寄情思、暗舒胸志。

  玉茗和楚芳泽二人听完整首曲子后,清晰地记在脑海中。府中下人点燃一炷香开始计时,二人铺纸笔填词。

  半柱香的时间已过,楚芳泽不疾不徐地写着簪花小楷。

  夏季午后的阳光很是刺眼,本来应该斜射到楚芳泽额头的明亮光线,被一个黑影从不远处遮住。芳泽从小跟随父亲练武,十分机敏。她警觉到了这个黑影,她用眼波的余光瞟向不远处湖心亭的楼角,一名身穿黑衣的影卫躲在那里。

  楚芳泽心下明了:怪不得朱沐祥刚刚与侍从耳语,又时不时的看向小十四手里的琵琶,原来是要设计耍手段。

  楚芳泽笔法不乱,一边填词一边思索对策。她把接下来可能发生的情形在脑海中仔细地推演着,试图找到朱沐祥下手的时机:这一局玉茗出题应该楚芳泽先唱,那么等楚芳泽唱完轮到玉茗表演时,湖心亭中躲藏的影卫很可能隔空飞出暗器——割断琵琶弦,或者直接暗杀了小十四。而他所使用的暗器,要么非常普通随处可见,就算查到了也不会暴露出他的主子;要么就是冰暗器一类,在肇事之后化为无形,令人查无可查、不留痕迹。

  聪明的人儿心思一转、多方思量,她断定朱沐祥多半会选择后者。一来,朱沐祥与朱沐峰只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身份尊贵,奇珍利器对于他们来说唾手可得,这可以方便朱沐祥栽赃朱沐峰;二来,人在睿王府被杀,如果查不到直指朱沐祥的有力证据,到时候他就可以到东明帝面前反咬一口,说朱沐峰残害百姓,这样既可以赢得比赛成功安插眼线,又可以使朱沐峰百口莫辩、难辞其咎,一石二鸟。

  猜到了朱沐祥作弊的手法和时机,楚芳泽就有办法破解。她嘴角含笑,双眸奕奕。

  香尽,词写好了。

  下人将两位姑娘填的词,一起呈给两位公子,

  朱沐峰只扫了一眼,就不禁轻蹙剑眉。宣纸上,楚芳泽和玉茗不约而同地选填的都是《点绛唇》这一词牌,恐怕又是一局胜负难分的比试。

  朱沐祥平日里只会听曲儿,却不通音律,也看不出词和曲是否相配,只装模作样地点点头应付一下。他用眼波的余光不时瞟向湖心亭的楼角处,他没有兴趣关心过程,他要的只是结果。

  为了保护小十四的性命和朱沐峰不受诬陷,楚芳泽主动向朱沐峰请命:“王爷,小女子方才听玉茗姑娘弹琴,敬仰姑娘才华,愿意亲自为玉茗姑娘伴奏。如若小女子弹得不好,或者有丝毫作弊,愿凭王爷处置,还望王爷准允!”

  朱沐峰先是一愣,随即点头应允。他觉得这个花魁姑娘并不惹人生厌,想看看她到底是耍诈还是真的老实伴奏。

  “假惺惺地作态1”玉茗性格尖酸,丝毫体会不到楚芳泽的大义。

  “下贱,不知天高地厚的东西!”朱沐祥气得破口大骂。

  朱沐祥之所以生气,是因为他心里明白:无论他想如何背后操纵,安插眼线这台戏,他必须以楚芳泽的名头才能唱下去。所以只要朱沐祥还想达到自己的目的,他就不能伤害楚芳泽。

  朱沐祥强烈的反应,更让楚芳泽确定了他要作弊。但是朱沐祥万万想不到,楚芳泽发现并识破了他的计划。事实上没有人会想到,像楚芳泽这样花容云裳、削肩燕腰、舞姿婀娜、不落凡尘的女子,是从小就练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