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念三千_作者:沉筱之(143)

2019-06-13 沉筱之

  二哥说到这里,微微一顿,像是把后半截话咽了回去,语锋一转道:“这几日我真是累得很,今日来你这儿,正好躲会子懒。”

  他说着,将茶碗一放,步去含元殿的隔间,往卧榻上阖目一躺。不过几个呼吸之间,便传来低低的鼾声,我有点讶异,看了二哥一眼,他虽睡熟了,一双英挺的眉仍紧拧着,眼下有十分浓重的乌青,这几日何止是累,大概连合眼的机会都没有。

  我十分心疼,我从小跟在二哥身边长大,几曾见过他操劳成这样。

  我为二哥脱了靴,轻手轻脚地拿了被衾为他盖上,在房里点了安神的香,然后倚着卧榻坐下,在心里一遍又一遍地盼着战乱能早一天过去,大随能早一天国泰民安。

  就在我撑着榻头,也要睡过去的当口,外间忽然想起一阵急乱的拍门声。

  “焕王爷,不好了,西北边疆传来急报,燕兵已从平西与北漠的交界处入侵,平西非但未加阻拦,而是上了一封急函,质问平西王为何一来九乾城就性命垂危,想必平西与燕已然准备联兵了!”

  二哥陡然睁开眼,一言不发地翻身坐起,迅速穿好靴子,推开门,问了卫旻一句:“急报呢?”随后疾步如飞地离开了。

  我看着二哥的背影,又看了眼我为他斟好,但他尚未来得及饮的那盏茶,心中浮浮沉沉。

  其实二哥没说完的那句话,我大概能猜到。

  远南势大,四万辽东军对他们而言只是锦上添花,但随不一样,随身处强敌环视的中腹,四方都是狼子野心,每一分兵力对大随来说都十分珍贵。

  纵使二哥说,以联姻牵制住辽东已然足够,但今后呢,南北边疆的每一寸土地,都是要用兵去守。

  一念及此,我唤来小三登,问:“我昨日让你去太医院打听于闲止的病情,你问得怎么样了?”

  小三登道:“说是仍病着,世子大人身边的云画姑娘日日去太医院取新鲜药材。”

  我点了一下头,换了身衣裙,随后便往于闲止的无衣殿去了。

  作者有话要说:

  明儿见~

  第79章 他山之石 17

  莫白就守在无衣殿外,见了我,愣了一下迎上来:“昌平公主是来探望世子大人的?”又解释,“世子大人的伤疾犯了,太医说不能见风,是以无法出来相迎,公主勿怪。”

  说着,便将我引去书房。

  虽是初春,天气依旧寒凉,屋内焚着一盆红罗炭,于闲止坐在书案前,正提笔写着什么。他浑身只着月白深衣,肩头披了一件淡墨色外衫,秦云画立在一旁为他磨墨,见我进屋,轻声提醒:“世子大人,昌平公主过来了。”

  于闲止的笔头顿了顿,但他没有抬目,很淡地“嗯”了一声,续着写了下去。

  秦云画搁下墨锭,过来对我施了个万福,将我请到左手旁落了座,提起茶壶斟茶。

  对面的博古架下搁着一张竹榻。

  无衣殿从前是二哥的寝殿,二哥习武,书房不常用,因此那时这里是没有竹榻的。

  我想起两年前,于闲止初来京师,我曾日日去他府上蹭闲饭瞧话本子,午过十分困,没处打盹儿,过了两日,他就为我在博古架下添了一张小榻。

  茶水是冬日里余下的极品普洱,秦云画搁下茶壶,对于闲止行礼:“世子大人,药汤熬好了,云画为您取药来。”

  于闲止不疾不徐地又写几行字,直到最后一笔落下,才答了声:“好。”

  书案头的小盆炉点着两支檀香,于闲止收了笔,移目来看我。他的确是病了,脸色十分苍白,隔着袅袅轻烟,眼底也是云遮雾绕的。

  我握着茶盏,想起此行的目的,道:“听说世子大人病了。”然后问,“世子大人的病可好些了?”

  于闲止一时没答,过了会儿,才清清冷冷地回了一句:“你觉得呢?”

  我道:“昌平自然盼着世子大人能安泰无恙。”

  他“嗯”了一声算是应我。

  书房内寂然无声,好在没过多久,秦云画就回来了。她手里的药汤极苦,这苦味我闻过,去年我随于闲止去江陵,有回他吃了酒,伤疾犯了,越叔便为他熬了这么一碗药,后来我离开江陵,还将药方子收了一份。

  秦云画将药汤呈上,于闲止接过搁在一旁,并没有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