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念三千_作者:沉筱之(187)

2019-06-13 沉筱之

  我忽然意识到他所谓的等,也许不单单是指这一次。

  我点头:“会。”

  他似是笑了笑,俯下脸,温凉的唇在我嘴角轻轻一碰,便往院外去了。

  大军走后的隔日,十六便上我的小院来了,虞倾虽重用他,却不是很信得过他,愿意让他知道的消息,随他打探了告诉我,不愿让他知道的,譬如这回远南究竟与谁人对敌,对方实力如何,他概不知晓。

  我一夜不能安寝,着人取来地图,想找点线索,地图上标识繁多,我辨认许久,只堪堪认出明月关与岑岭。

  十六道:“虞将军走前说了,这一仗快则三日,至晚七日,定能分出个胜负,公主不必烦忧,左右远南赢了输了,对咱们而言都不算坏事。”

  赢了,可保我们安稳,输了,也许从此以后,大随就能少一个强敌。

  绣姑看我一眼,忽然问:“公主茶饭不思,可是在为那位于世子担心?”

  我攥着地图,没有应声。

  绣姑叹了一声,劝道:“于世子人品卓然,才干更是举世无双,公主不必为他伤神,安心等便是。”

  我应了,如此又等几日,及至四日后的清晨,我刚登上门楼,忽见镇外有一骑远南兵正亟亟策马奔来。

  门楼上的守兵也瞧见了,随即击鼓,不一会儿,张凉与几名统领便赶到了。

  他瞧见我,似是不满,问:“你怎么在这儿?”

  绣姑答:“回张将军的话,阿茱姑娘心忧世子大人的安危,是以来门楼远望。”

  张凉冷哼一声,轻蔑道:“谁晓得你安的什么心。”举步朝镇外迎去,扶了扶赶回来的小兵,问:“怎么样了?”

  小兵一脸喜色:“禀张将军,禀几位统领大人,世子大人在长垣坡大捷,已攻破了明月关,小的特来传世子大人之令,将军这便带兵过去汇合吧!”

  张凉一听这话,高呼一声:“好!”

  几名统领也都展颜,当即便传令整军。

  张凉回身往营地去,刚走了几步,忽然顿住,他回过身来,脸上的笑意慢慢没了,看向小兵:“不对,我从前怎么没见过你?”

  小兵笑道:“回将军的话,小的是虞将军麾下的。”

  “哦,哪一卫的?”

  “丁酉卫。”

  张凉问:“丁酉卫的人我大都认识,老齐怎么派你过来?”

  “回将军的话,小的腿脚快,齐统领是以派——”

  “胡说八道!”张凉大喝一声,“丁酉卫的统领,根本不姓齐!”

  我心底猛地一凝,几名统领也面面相觑。

  那小兵见状不好,作势要逃,张凉喝道:“把他拿下!”

  守在门楼下的远南兵早有准备,手中长矛拦腰一挥,当即将小兵掀倒在地。

  张凉走近几步,低声道:“你不是远南兵,平西的?”

  小兵不答。

  张凉又问:“是李有洛派你过来的?”

  李有洛?

  我听到这三个字,一下愣住。

  心底渐渐泛起一股寒意,是了,我怎么没想到呢?李有洛已与辽东和燕交手了三月,眼下在沈羽手上吃了败仗,即便再想打回来,也知道“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的道理。何况远南的北伐军挥师北上,眼下早过了岑岭,就快到明月关了,李有洛身在平西,不可能没接到消息。

  对他而言,当务之急是回到平西王城临岐,应付这个大敌才是。因为他很清楚远南纵然兵强马壮,但北伐军长途跋涉,粮草供给迢迢,只要他紧闭王城耗下去,最终落败的一定是远南。

  东北方向有燕,西南与中腹有辽东兵,李有洛若不想在回临岐的路上耗损太多,一定会从有重兵把守的明月关过。

  而我们所在的大岚镇,距明月关不过两百里,所以,于闲止此去,是想赶在李有洛赶回明月关前,将他截杀?

  李有洛虽刚败给了沈羽,手上都是哀兵,却有七八万之众,于闲止竟就带着这么一万人去迎战。

  难怪他之前会说“来不及了”,难怪他会说“赌一次”。

  李有洛虽然争强斗狠,刚愎自用,但他领兵的本事出色,并非全无可取之处,换言之,他有骄傲的资本。

  这时,张凉狠狠一叹:“来给我们报信的,一定是在半道上被平西的人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