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念三千_作者:沉筱之(211)

2019-06-13 沉筱之

  外间风雨不止,雷声轰鸣,于闲止整个身子的重量都向我倾压过来,我立不住,只能紧依着他,去扶他的背。

  他的背上一片寒湿,我微一愣才意识到适才我与他争执良久,而他站着的地方,一直帮我遮去了吹入户的风雨。

  这个念头一生,我的心一下就软了。

  我自暴自弃地想,那就这样吧。反正已经这样了。

  我放弃了挣扎,伸手慢慢攀上他的肩。

  于闲止微松开我,俯脸抵着我的额头,喘息着,目不转睛地看着我。屋内的灯不知何时已灭了,但天外还有雷光,时而闪灭,要在他眼底焚起星火。

  他忽然将我横抱而起,大步走向榻上。

  风雨太大了,满世界都寒凉,只有他这一处温暖宜人。

  我觉得自己像生出双翅的飞蛾,在这寒夜中仓惶无依,只能循着唯一一处融融星光而去。

  我试探,小心翼翼地靠近,原打算浅尝辄止,却终于在被火燎上的一刻,自身子深处传来剧烈的疼痛。直觉烈火灼然,要将我全身焚成灰烬。

  于闲止撑在我上头,轻轻拂开我的发,唤:“阿碧……”

  他额间有汗,眸色炽烈。

  我想应他,张了张口,浑身上下却颤得厉害,发不出一点声音,只能仰头闭上眼,大口大口喘着气。

  于闲止缓下动作,俯低身子,将我拥住。

  有一瞬间,我觉得屋宇,宫阙,殿阁,都不见了,仓惶的雨声铺天盖地,汇成江海,要将整所王宫,甚至整个王城临岐淹没。

  我与于闲止便乘着舟,荡在这片汪洋里,迎着雨势,浮晃沉沦,盘旋深陷,不知要飘荡多久,若累了,便在这舟上睡去,醒来起行,他掌舵,我跟随,亦不知要驶往何方。

  偶尔也觉得清明,看着窗外雨水变细,天际发白,看着正午的秋光灿烈过一阵又被云霾遮掩,及至一阵雨后,霞光覆上天际。

  一夜一日的时间,只有莫白来过一回,站在院外唤了两声:“世子大人。”尔后便再没动静。

  我知道世间兵戈不休,我与于闲止都逃无可逃,可偶尔有那么一刻,心里竟生出了些荒唐的念头,真希望把一生都葬在这里,任凭浮世三千都化为无形,这么厮守痴缠,一生一世,直至力竭,不死不休。

  ……

  夜里再次落起雨,雷鸣之音轰隆不止。

  中夜时分,于闲止唤婢女来收拾过一回,我乏得厉害,还在浴汤里就睡了过去,也不知是怎么回的榻上,眼下醒来,外间已大亮了。

  于闲止垂眸看我:“怎么不多歇一会儿?”

  我这才发现自己竟枕在他肩头,愣了一下,心里浮上许多事,还没理出个头绪,一时想起自己竟与他痴缠了一日两夜,耳根子先烫了。

  我撑着坐起,问:“你、你刚接手平西,不是尚有许多要务么?那些人寻不着你,可要着急了。”

  “是耽搁久了。想着等你起身了,我便过去。”于闲止道。

  他换好衣衫,将我扶下躺好,又温声道:“你的脸色不好,是我……太没节制,我让绣姑过来给你看看。”

  我见他要走,一把握住他的袖口,默然片刻道:“你我虽然私许了终身,但我还是,还是……”

  “我知道。”他道,“此事容我想想,回来与你细说。”

  于闲止走后不久,绣姑便过来了。

  她将为我备好的药粥搁在桌案,在榻前坐了,正要为我把脉,却将手挪开,欲言又止。

  过了会儿,她看我一眼,狠狠一叹:“公主千不该万不该,也不该这一两日与那于世子做这样的事。”

  我一愣:“为何?”

  绣姑道:“公主不记自己月事的日子吗?”

  作者有话要说:

  明文规定,脖子以下不能写,大家都是文明人儿,意会吧。

  第122章 今我来思 17

  我确实不记自己月事的日子。

  从前在宫里有女官帮忙记,后来入了冷宫,染上寒疾,月信一直不大准,之后虽调理过来,奈何没养成习惯,每月月信仍是依赖女官提醒,否则便手忙脚乱。

  绣姑道:“自跟在公主身边,公主的月信绣娘一直帮忙记着,这几日,只怕极易怀上身子,何况公主与那于世子,几乎……连屋子都没出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