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念三千_作者:沉筱之(64)

2019-06-13 沉筱之

  我绕去二哥身旁,坐下来,默然不语。

  二哥捡了个空碗,在宴桌上挑挑选选夹了几个菜,“你也真是,竟想着跟刘寅打听这个。你去兰萃宫前,我就问过慕央封地袭侯的事了。你又不是不知道他的脾气,问到死,也不会答你一句,刘寅虽是他身旁的人,想必也不晓得。我劝你还是省省这个心吧,难不成你还能去问父皇,问过世的淮王?”

  我张了张口,听到最后,又闭了嘴。

  二哥将盛满菜的碗放在我面前:“宫里出了乱子,大皇兄还等着你回去,你若休整好了,早点启程才是正经。”

  我瞥了瞥眼前的碗,应道:“都不是我爱吃的。”

  二哥咳了一声:“不是给你的。”

  我抬起头,紧盯着他,他又咳一声:“阿璎还没吃,你给她送去。”

  淮安是南北交接的重地,从此地回京城,走官道大约要三两个月,走水路约莫要一个半月,若抄捷径纵穿北道峡口,至多一月时日便到了。

  二哥说宫内有要紧事,大哥急等我回去,我们只在淮安歇了一夜,隔日大早就启程了。

  北道峡口其实是一条很长的山坳,两旁或青山依依,或壁立千仞,车马驰驱而过,时而动荡时而平缓。

  我掀开车帘,二嫂一个人骑马走在兵队的最前头,二哥另骑了一匹马,不远不近地跟在她后头。

  马车后面,还跟了一队人,是慕央,刘寅和七八个淮安守兵。

  二哥本不欲让他们来送,但刘寅说,这几年峡口地动频发,加之三伏天一阵骤雨一阵酷暑,若不幸遇到山石滑坡,二哥的兵便不如他手下几个淮安守兵有经验。

  正午日头炎炎,众人在背山处稍作歇息。因大都是行过军打过仗的,在山野也不太讲究,席地而坐,啃几个馒头便作果腹。

  我下了马车,正预备去找二哥二嫂,刘寅便提着一个食盒过来了。

  食盒里头是几碟精致的小菜,周围搁着冰块。

  刘寅道:“公主用膳罢。”

  我看二哥二嫂慕央都吃得简单,本不愿做这个特殊,可这些小菜毕竟是刘寅细心准备,我若推脱,便浪费了。

  刘寅见我不语,将食盒搁进马车内,说:“公主,里面凉快,您在马车上用膳,老臣在外头看着马。”

  我再一想,谢过刘寅,便上了马车。

  这日的天气却怪,上午还有山风送爽,到了午时,日头烈得吓人。

  我匆匆吃过,看刘寅守在马车外头热得汗流浃背,正欲叫他去阴凉处歇息,谁知天地忽然轰隆一声,整个马车都荡了一荡,我没站稳,被甩去后车壁。

  等动荡止息,车外马匹嘶鸣,人声杂杳,我掀开车帘,刘寅正从地上爬起来,额头磕了一个血口子,忙不迭地道:“公主,是、是地龙翻身,快下马车!”

  话音落,慕央已赶来马车前,朝我伸出手。

  我就着他的手正要下马车,天地又一个摇晃,将我甩回车内。

  霎时间,半空雷鸣不止,轰隆之声仿若山柱崩塌。我无力稳住身形,跌晃之间,只见外头仿若有黑雨落下,密密匝匝。

  正此时,忽有一人跳上马车。

  慕央扶住车顶,又朝我伸出手,沉声道:“来!”

  我心中已顾不得害怕,像抓救命稻草一般,连忙去扶他的手。

  车外的马似乎被黑雨砸中,受了惊吓,扬蹄长嘶一声,忽然就如脱了缰一般狂奔起来。

  突如其来的回力让我和慕央又跌回马车内。

  疾风刮开车帘,外头的场景清晰可见。

  原来那黑雨并不是雨,而是地动引来的山石滑坡。

  慕央护住我,问:“没事吧?”

  我摇了摇头,急声问:“二哥二嫂还有刘大人呢?”

  他没有答我,而是转头看向前方的一处。

  那一处山道极窄,两旁高处的山石已松动,砂石簌簌滑落。

  慕央皱紧眉头,忽而护我坐稳,轻声道:“阿碧,等一下抓紧窗栏,无论如何都不要松手,明白吗?”

  我心中蓦地一空,拽住他:“你呢?”

  他道:“地动刚过,前方不知是何情形,我去将马停下来。”

  我急道:“你别去,那头山石倾塌,太危险了。”

  他动作一顿,目光在我的脖颈处一扫而过,忽地牵起一枚淡笑,道:“公主放心,末将不会有事,你也不会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