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采蓝坐在旁边椅子上,然后伸出右手三指,按在老者手腕上,轻取重按,来回体会了几遍,确认看明白之后,才把手放下。
诊病之时,要不是情况紧急,她不会刻意求快,有了这种刻意心理的话,会增加失误率的。某种情况下,慢即是快,准确的诊断是后边开方和施针的基础。
“这位老伯,想喝水吗?”于采蓝问道。随着她的话说出口,中医老专家高梓强便观察着于采蓝,看来这姑娘还真有那么点意思。且看看她能达到什么程度吧。
“想喝水。”老人手足不安,有些躁动,正好桌子上有一杯水,他就伸手把那水杯拿过去,张嘴喝了一口,却又含在嘴里不咽下去。
莫星光见她沉默着一时半会儿没说话,就试探着问她:“怎么样,小于看出来什么了吗?”
于采蓝并没有急于表现自己的实力,反而抬头跟他们说道:“还不确定。”
“哦,怎么,有什么问题吗?”老中医高梓强想知道于采蓝是怎么想的。特想知道。
“倒也不是有什么问题,就是屋子里的光线不合适,看不清面色,所以不敢贸然下结论。”于采蓝实话实说。
“哦,中医不是可以切脉吗?”小组长故意这么问,就是想看看于采蓝的态度。
“切脉当然可以,如果不是情况特殊,看病还是要周全些,尽量做到四诊合参吧。毕竟疾病千变万化,我觉得还是看看他的脸和舌再下结论比较好。”
于采蓝面对莫星光的质疑,并没有急于反驳或者表现出不快,只是平静地把自己的想法跟他说了说。
于采蓝这么说,袁老先生那两个儿子对她的印象好了一些,不管她医术如何,这份认真负责就很让人舒心。
她的话也赢得了老中医高梓强的认可。陈越峰介绍的这个女大夫,不急不躁,不忙于在他们这些人面前表现自己的实力。先不说别的,只这种严谨的态度就让高梓强很欣赏。
“老陈,你介绍的这位小大夫挺有性格。”小组长莫星光放松了脸上的表情,笑着跟陈越峰说道。
他最在意的真不是女大夫的水平如何,他相信水平太差的话,陈越峰也不可能这么做,毕竟这个小组以后要承担许多任务,不是闹着玩的,陈越峰该知道轻重。
莫星光比较担心的是这女大夫的态度,因为她年轻,有一定背景,又年少成名。这种人,莫星光怕她会骄傲发飘,会有傲气会浮躁。
水平不高的话可以随着年龄和经验增长提高。可要是性情浮躁,目下无尘,他怕以后会误事,现在看来他的那些担心可能是多余的。
“小于是有想法的人,星光你以后就知道了。”陈越峰说道。
“呵呵,以后大家会有很多机会共事的。这屋是暗了点,小韩,你来搭把手,扶着袁先生出去让他晒晒太阳。”
这时候院子里的阳光正好,在外面要比在阴暗的屋子里暖一些。那位姓袁的老先生被司机小韩扶出来之后,先是用手挡在眼前,等适应了外面的亮度之后,他紧缩又躁动不安的身体在阳光下略微舒展了一些。
于采蓝看得出来,阳光虽然稍微缓解了一下他体内的寒冷,可杯水车薪,不用药是不行的。
老人的手放下,于采蓝这边也看明白了,袁老先生体表虽然发烧了,貌似热症,实际却不是这么回事。这样的病情如果让一般的诊所给他看的话,说不定就给他开点退烧药。
第525章 冷到颤抖
就算是经验不够老道的中医,也有可能用错药,误以为这是热症,开出石膏之类的清热药,这样的话,反而会使他体内的寒气愈重,病情也会更严重。…
“小于,怎么样,现在看出来什么了?”几人在外边站了一会儿,小组长莫星光问于采蓝。
“嗯,有结论了,诊为阴盛格阳之证,也就是真寒假热。”
莫星光本身是西医内科出身,对中医只是略有了解,听到于采蓝这么说,看了老中医高梓强一眼,然后问道:“怎么说?能不能详细解释一下?”
袁老先生的两个儿子听于采蓝解释道:“袁老先生他的脉虽洪大,但按之无力。这是内有寒证。”
寒证吗?这话并不难理解,袁家的两个儿子再看了一眼他们的父亲,有寒证吗?俩人有点迷茫。
按理说,老头子这么热的天还要穿棉衣,是寒证貌似没错。可是看看他的脸那么红,又发烧,从这点来看又是热证。所以他们都弄不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