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儿子靠得住啊!
这样想着,官家瞧着姜砚之越发的亲切起来。
“你阿娘以前,也跟你一样,上蹿下跳的,做了皇后之后,才稳重一些。”他想着,又提起了柴皇后。
姜砚之脸上的笑容一下子没有了,有些沉闷的说道,“我只见过画像。”
官家心如刀绞,吸了吸鼻子。
“砚之,你不要怪阿爹,不让你重新记在你阿娘的名下。阿爹也有不得已的苦衷,这天下说是我们姜家的,但是我们得靠士族治理天下,一个人单打独斗走不长远。想要马儿跑,就得让马儿吃草。”
“你大兄那个人,是阿爹亲手教导出来的,他性子醇厚,聪慧贤明,虽然有些软弱,又过于重感情,但是做一个守成之君,是没有问题的。砚之你从小,就不喜政务,只想断案,有你大兄在,你可以一直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姜砚之点了点头,“阿爹,我觉得大兄很好。”
他本来就没有意愿要做皇帝,你想想看啊,他同闵惟秀一起住进了皇宫里。
那不是早朝的时候,一天死一个,一天死一个,死着死着,就没有人做事了!
官家欣慰的拍了拍他的肩膀,“阿爹已经同武国公府商议好了,等你二哥大婚之后,就让你同惟秀成亲。”
姜砚之一跳三尺高,眼睛都亮了,“阿爹!这可是真的?太好了!我二哥真的很着急要成亲呢!”
他说着,恨不得二皇子明日就娶妻,这样他就可以快点娶闵惟秀了!
官家翻了个白眼儿,心中感慨,这孩子真是单纯,这副傻样子,就像是当年他初见阿蚕一样。
“你都是要成家的人了,要稳重一些。你阿娘当年的嫁妆,大部分都被火烧掉了,还有一部分,我存着,到时候,都给你。”
官家说着,看了一下姜砚之的屋子,雕梁画栋的,书很多,架子上也摆着一些古玩,但算不得什么值钱玩意儿。
“惟秀福窝窝里长大的,临安又只有她一个亲女儿,陪嫁肯定不少,等她嫁过来了,你可千万不要露怯,丢了阿爹的脸面。阿爹内库里银钱不少,赶明儿让人送一些来。”
姜砚之乐开了花,不管是有人给他阿爹下降头也好,还是他阿爹积累了十几年的父爱突然爆发了也好,他只想说,爹啊,你咋不早点幡然醒悟啊!那样我的幸福日子也能够来得早一些啊!
官家看着姜砚之高兴的样子,自己也高兴起来,这小子就是这样,傻乐呵的,带着别人也觉得松快起来。
“上次韩韵的事情,你办得很好。你给阿爹上的折子,阿爹也觉得不错,但是朝廷给他道歉,到底有些伤脸面。阿爹给他重新封了官儿,也算是弥补了。韩副三司使家中办宴会,你便代阿爹去道喜吧。”
第二百零八章 为什么我家这么幸运
福星高照,莫非今年终于照在他头上了?
官家走了之后,姜砚之乐得让路丙取酒来,自斟自饮了一杯,全身都舒坦了。
他替韩昀不平,人家好好的一个高榜进士,平白无故蒙冤受屈耽搁了五年,日后仕途也蒙阴,审案的开封府同大理寺怎么着也得担负起责任来才对。
于是他慷慨激昂的上了一封折子,这么些天都毫无动静,万万没有想到,今日竟然有了个好结果,虽然名誉难以恢复,但是得了实惠,总比啥都没有强!
再说了,韩家的宴会啊,他正是要去查三司使。平日里同他们又无往来,这不是得来全不费工夫?
韩副指挥使在三司位高权重,指不定不光余丞会去,就连那姓朱的酒务,都能够瞧上一眼呢。
……
话说人一高兴起来,时间就过得飞快。转眼又是一日。
姜砚之睡得日上三更,又择了一件绛紫色的长袍,对着那铜镜一瞧,嘿,这是谁家的气派小衙内!
他正了正发,挺了挺胸膛,又将闵惟秀送他的肉干往袖袋中藏了几根,在原地跳了几跳,见不会掉出来,这才放心大胆的迈着六亲不认的步伐出了门。
正所谓春风得意志气高!
话分两头说,那厢韩副三司使府上张灯结彩好不热闹,这府上有三喜,一喜韩老夫人,也就是那韩昀的祖母今儿个八十大寿,人到七十古来稀,这活到了八十岁,应了一个寿字;
二喜韩副三司使调回京城,一来就位高权重,成为这开封府新晋的实权人物,应了一个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