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太子妃的彪悍日常_作者:扶苏藤(166)

2019-06-11 扶苏藤 爽文 清穿

  太子同样也是相当的开心,但面上却是不动声色。

  他已经决定采纳墨晴的办法,把大阿哥高高捧起,所以,他是无论如何也得力挺大阿哥的。

  康熙接到马齐的奏报,没有直接批示。

  噶尔图被大阿哥下狱,是直接解职,还是解职后交刑部处置,这个问题,必须得康熙拍板。

  两日后,康熙降了旨意,噶尔图解职,不作他用,免送刑部。

  至此,大阿哥在山西闹出的风波,算是落下帷幕。

  康熙没有把大阿哥的做法驳回,看似给了大阿哥足够的体面,但他的心里,已经给大阿哥悄悄记了一笔。

  转瞬间,康熙三十四年的五月到了!

  朝廷在平阳府赈灾的消息,早已在京中传的沸沸扬扬,大阿哥直接拿下一省巡抚的壮举,更是被人广为传颂。

  大阿哥之名,在京中悄然鹊起。

  偏在这个时候,出了一件事情。

  数千八旗奴仆忽然就聚集在了一起,为生计所迫,他们原本是静坐示威。但听闻朝廷给平阳府的赈灾,耗银不菲,就有人闹了起来。

  一群人冲击紫禁城,更有人突破了侍卫阻拦,闯过了御花园的第一道门禁!

  虽然大内侍卫和步军统领衙门及时做出反应,控制了事态的恶化,但这一举动,依旧是让京师震动。

  更有不法之徒,趁机打砸抢。

  京城的治安仿佛在一夜之间崩坏,步军统领衙门调动大批军兵上街,康熙更是将前锋营、骁骑营等京营人马调入京城,京中戒严!

  “混账,都是一群混账!”

  朝堂上,康熙直接发飙,一群人被牵连。

  “这就是朕的京城,居然说乱就乱了,朕要你们何用?”

  步军统领、顺天府尹、八旗在京的诸位旗主全都战战兢兢地跪在地上,他们也是挺冤枉的,下面的人办事不力,最终被康熙训斥的却只能是他们。

  “朕不管这件事情是为什么发生的,朕只要解决问题!”

  康熙训了众人一顿,火气也就渐渐消了下去。

  “万岁爷,此事,比较复杂!”

  说话的乃是内务府总管海拉逊,他这次也被牵连了进来。

  “怎么复杂?说给朕听!”

  海拉逊当即将目前在京八旗的情况做了大概的描述,“万岁爷,在京旗人生计匮乏,不少八旗兵丁连屋舍都不足,更有人,为了维持生计,借下了高利贷,可谓寅吃卯粮!”

  大清入关,入主中原,但因为满人的数量太少,为了保持旗人的战斗力,从立国之初,旗人便不农不商,衣食住行皆是朝廷负担。

  可是,随着大清坐稳了江山,没有了战事,八旗的人口急剧增长,消费水平更是与日俱增,但朝廷给八旗的银粮供给,却是没什么提高。

  如此一来,八旗兵丁便收入便有些低了。

  海拉逊说的还算比较详细,毕竟,他掌管内务府,跟旗人的接触是挺多的。

  康熙听了海拉逊的一番言语,久久不言。

  “都先退下吧!”

  知道事情的原委,康熙也是愁啊。

  现在的情况很清楚,旗人的衣食住行出了问题,必须解决这个问题,否则,像这次的情况,以后可能还得发生。

  但旗人不农不商,却是祖宗的规矩。

  毕竟,这天下的汉人远远多于旗人,若是不能保证八旗的战斗力,一旦出了乱子,难道他们还能指望汉人来尽心守护大清的江山社稷?

  康熙当即传了一道旨意,召户部尚书富察马齐火速回京。

  要解决在京八旗的问题,少不得需要钱粮,而这种事情,必须户部出面。平阳府的赈灾,则被康熙全权交给大阿哥处置。

  在京八旗有这样的问题,那么,其他地方的八旗,肯定要少不了各种的问题。八旗,乃是大清的立国之本,不容有失。

  毓庆宫中,墨晴跟太子面对面而坐。

  太子也是面带愁容,这些日子,他一直在思考如何解决八旗现状。可惜,祖宗的规矩摆在这里,不农不商,单靠朝廷的银粮,终究是杯水车薪。

  “太子爷,很发愁?”

  墨晴微微笑着。

  太子瞄了墨晴一眼,道:“能不愁吗?若八旗不稳,大清的社稷便不稳!”

  大清以八旗起家,一直到现在,都是以八旗兵丁为主战兵力的。即便是地方的军力驻扎,也是八旗军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