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吕宋岛,到处都需要银子。
可朝廷,不给银子,一切都得靠着自己。
第三百七十三章 当爷是傻子吗?
紫禁城,御书房。
康熙端坐在椅子上,手上拿着一份折子,眉头微微皱起。这份折子,乃是太子送来的,字里行间就一个意思,要钱。
“梁九功,传户部尚书和内务府总管来一趟!”
康熙的手在桌上轻轻敲着,对太子的所求,他不可能不重视。无论怎么说,太子都曾经是他最宠的儿子。而且,太子被废,也是受了委屈的。
只是,要银子啊,这事儿,可不是小事儿。
吕宋岛那边的出产,在大清的销售很好,赚了不少银子。康熙的内库可是充盈了不少,他正准备将宫里的一些宫殿好好修葺一番,并且让内务府做了预算。可若是给太子那边拨款的话,这银子,就有些不凑手了。
很快,户部尚书和内务府总管就到了。
等他们听了康熙的话,看过太子送上来的奏章,几人都是不说话。
户部眼下倒是有银子,可要用银子的地方更多啊。
“万岁爷,奴才以为,理亲王那里,其实并不是很需要银子的!”
户部尚书马齐小声开口,“吕宋乃是蛮夷之地,所出之物,在我大清还是很受欢迎的,只是人手不足,产出不足。奴才以为,朝廷可以迁徙百姓前往吕宋,如此一来,吕宋岛的产出就多了,这银子自然也就赚足了!”
“奴才认为可以!”
内务府总管稍稍顿了片刻,对户部尚书的提议,举双手赞成。
如今,吕宋岛的出产,都是内务府买下,转手卖出,这一进一出,他们只是过了一遍手,就能赚到不低于一倍的利润。可即便是如此,那些香料啊,水果啊,还是供不应求。
内务府赚了吕宋岛的银子,康熙自然是一清二楚的,这个事情,当初也是康熙一手拍板定下的。否则,内务府凭什么能垄断这门买卖?
“不错,那么,此事就交由你们处置吧,要快!”
“奴才领旨!”
康熙同意了,剩下的就是具体操办,这就简单多了。
一切有了定案后,康熙这才给太子回讯。
当太子收到康熙的回书,整个人都不好了。吕宋岛的人多了,的确是好事,可问题是,人多了,花费也就多了。固然人多了干的活多了,出产增多,但随之而来的消耗也在同步增长。
“当爷是傻子吗?”
太子气得直接将康熙的回书给摔在了地上,他是真的被气到了。自己在这边累死累活,可结果呢,不过是为人作嫁。
“这个,怪得了谁呢?”
墨晴白了太子一眼,“当初,是你要将东西卖给内务府的。如今,不过是自作自受而已!”
“福晋啊,你就不能安慰一下爷?”
太子直翻白眼,他现在已经很受伤了好吧!
墨晴哼哼两声,道:“王爷,咱们吕宋岛出产的这些东西,在大清可都是稀罕物,价钱肯定不低。可钱都被谁赚了呢?内务府算大头,还有那些分销的商人,也都赚了不少。既然如此,咱们为什么要卖给内务府?这不是白白送钱给人吗?”
第三百七十四章 走私
“爷也不想啊!”
太子听墨晴这般说,很是叹了口气,“这事儿是皇阿玛敲定的。内务府是得了皇阿玛的圣旨办差,你说,爷能跟皇阿玛闹么?”
“为什么不能?”
墨晴瞪向太子,“干活的是咱们,受累的也是咱们,凭什么皇阿玛就该坐享其成?那么大的利润,咱们连汤都沾不到,凭啥啊?”
吕宋岛的产出交给内务府发售,墨晴并不反对,但问题是你康熙吃肉,咱们总得喝汤吧?现在,肉啊,汤啊,甚至骨头,都被你们占了,这天底下,哪儿有这样的道理?
“福晋啊,咱们这不是缺人吗?”
当初,吕宋岛的确是占下了,但汉人的数量太少,比起这里的土著,可是差了太多。
想要大规模从大清移民过来,没有朝廷的允可,可是很难办的。
若非如此,太子也不会白白吃这个亏。
如今,吕宋岛的汉人越来越多,太子就觉得这买卖太亏。可若是这个时候翻脸,未免有种过河拆桥,忘恩负义的嫌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