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灵泉快穿_作者:弯钩一月(224)

  请客那天,米朵一大早起来就开始剁肉馅择菜。好在这天是个礼拜天,有邱童帮着带陆玉菡小朋友,米朵能腾出手来做不少事。

  临近中午的时候,陆文华将两个和他年纪差不多大的军官领进了家门。

  两人都称米朵为嫂子,直夸她做的饭好吃,将狮子头和排骨吃的精光。末了,米朵还送了他们每人一小袋茶叶蛋和两罐自己做的肉酱。

  这两个客人走了没多久,又到了快过年的时候。

  陆玉菡小朋友马上也就要两周岁了。米朵一边感慨时间过得飞快,一边抓紧时间复习高中课本。

  陆玉菡小朋友快要到上幼儿园到年纪时,全国上下终于恢复了高考。

  米朵自然报名参加了第一年的高考,然后如愿考上了一所师范大学。

  对于上大学这件事,陆文华自然是支持的。夫妻两个商量好以后,决定米朵走的时候也把陆玉菡小朋友带走,陆玉菡小朋友已经到了上幼儿园的年纪,可以在就近的幼儿园上学。

  至于邱童,米朵在征询了他的意见以后,决定也把他带去,这样陆玉菡小朋友也有个伴。

  四年的大学生活就在米朵一边上学一边照顾家里的两个孩子中忙忙碌碌的过去了。

  毕业以后,米朵经过争取被分到了陆文华所在的兵团,成为了一名初中老师。

  这次再团聚,陆文华已经升任了团长,而原来的江团长已经被上面调去了师里做参谋长。

  赵援朝因为与陆文华的关系,也升到了营长的位置。

  也许是因为这个关系,米朵这次再见到周蓉时,她对待自己的态度比从前热情不少。

  可能其中也有汪师长升了军长的缘故。

  米朵等外面的形势好一些了,就利用暑假的时候回了一趟赵家村。

  赵家村这时也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事也有许多改变。

  曾智成和叶慧夫妻俩已经被平反,去年就已经离开了赵家村回了城里。姚家也被摘了地主的帽子,姚新宇正在上初中,同时开始研究祖上留下来的菜谱。

  知青们也都上大学的上大学,回城的回城。

  张玉芬因为周蓉怀了二胎,已经去了兵团那边。

  于是米朵来赵家村的午饭是做姚家吃的,饭是姚新宇做的。他研究菜谱已经有段时间了,虽然年纪还小,但是菜已经做的有模有样,虽然及不上米朵的水平,但是这个年纪能做到这个地步,已经算是很有天赋了。

  米朵问他未来的打算,是不是要准备当一个大厨。

  姚新宇微微笑了笑:“还没定,想先上了大学再说。”

  临走的时候,姚新宇主动提出要带她去姚家老宅取一件她落下的东西。

  米朵有些纳闷,她不记得自己落了什么东西。

  姚新宇不由分说,硬是把她拉到了姚家老宅,然后当着面撬起了院子里的几块青砖,从土里取出了一个铁盒。

  铁盒里面装的是一本被棉花包裹的严严实实的古书。

  姚新宇将古书递过去,“我爷爷当年交给你的菜谱其实只是一个副本,是我的曾祖父手抄的副本,里面只记载了一半的菜谱。这本书才是真正的完整菜谱。”

  米朵觉得自己手头上的那本菜谱记载的菜式已经不少了,可是眼前的这本菜谱却比那本菜谱更厚,翻开来一看,不仅有一百零八道菜式,还有八十多道点心。这些菜谱上记载的菜式,既有南方的菜式也有北方的菜式。点心也是如此。

  看来这位写菜谱的御厨不是偏爱南方的菜式和点心,而是菜谱被人为只记载了一半。

  米朵拿到这本完整的菜谱以后,就开始利用闲暇时间研究上面的菜式和点心。

  十年以后,陆文华被调到京都,她索性辞掉教师的工作,在京都开了家御膳坊,只招待少数几个客人。

  这时候市面上的食材已经丰富无比,米朵也终于可以大展身手,将菜谱上的一道道菜式完全还原出来。

  米朵本身的厨艺够好,御膳坊的名气又因为米朵的低调行事而越发神秘,加上来这里吃饭的客人都是一方权贵,没多久就在京都立住了脚跟。

  后来米朵还高薪聘请了姚新宇过来做大厨,姚新宇大学毕业以后还是选择了厨师专业,一半是出于喜好,一半则是因为这是爷爷的心愿。

  姚新宇继承的姚家菜谱不亚于米朵手中的菜谱,不过因为年龄的缘故,姚新宇的厨艺还及不上米朵,但是他又有天赋又勤快,假以时日,未必不能赶超上米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