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灵泉快穿_作者:弯钩一月(304)

  秀巧为了早一天穿上新衣裳,没像往常那样出去串门,而是坐在米朵旁边做些递剪子穿线的活计。

  好长时间没碰针线,米朵刚开始还有些手生,不过绣完两片叶子,手下的动作就利落了许多,没多长时间就在裙子的下摆处绣了许多好看的小碎花。

  秀巧从来不知道自家亲娘还有这本事,本来以为裙摆绣上小碎花已经够好看了,哪想到米朵后来又在衣裳的前襟处绣了

  一丛兰花,碧翠修长的叶子配着桃红色的底料,真是又娇艳又雅致。

  “娘,我以前怎么不知道你的手艺这样好啊?”秀巧又惊又喜的问道,自家娘原来绣的花虽然说不上不好,可是怎么也比不上这次在衣服上绣的花。

  米朵道:“绣花费眼睛,自从你娘三十以后就不愿费这功夫弄这些了,这次是看这块布料实在是好,所以才破例多花了些心思。”

  秀巧还不知道自己已经掉入了米朵挖的坑里,欢欢喜喜的换上了米朵刚刚裁制好的衣裳,就出门显摆去了。

  米朵用剩下的布料裁了四身衣裳,刚刚缝好一件衣裳,老大吴青松走了进来。

  “你来得正好,我正好有事跟你商量。”

  吴青松过来正想跟米朵说返县城的事,不想自家娘先开了口,他就把话咽了下去,坐在了米朵对面。

  “老二年纪也不小了,前天我探了一下他的口风,原来他一早就看上了根子的妹子杏花。可是杏花的后娘为了让她多留家里几年,把聘礼提高到了二十两银子。”米朵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看吴青松脸上并没有露出反对的意思,就继续往下说。

  “依娘的意思,二十两银子倒是小事,只要那杏花品行不错,老二将来能和和美美的过一辈子,这二十两银子也值。这几年你不在家,地里的活都是老二在操持,那孩子是个老实的,平时也不多话,难得开一次口,娘实在是不愿委屈他。你说呢?”

  吴青松马上开口道:“我听娘的。俗话说长兄为父,我这个做大哥的自然要照顾好下面的弟弟妹妹。只是二十两银子不是小数目,不知道娘手里的钱够不够,不够的话,我去找东家预支一下工钱。”

  “这个你不用担心,你这几年每年往家都拿二十多两银子,娘手头还有些银子。”米朵说完正事,这才指指面前的料子,“这是我从镇上买来的料子,给大囡裁了两身,一会儿做得了,你过去给大囡换上。”

  吴青松早看见了米朵手上的活计,原来一直以为自家娘不喜大囡这个孙女,如今看来却并不是自己想的那样。只是不知道程氏这胎能否生个儿子,若是娘有孙子抱,自己也就不用担心程氏和大囡在家里受气了。

  不过不管心里怎么想,嘴上他却道:“大囡她一个小孩家家,穿什么不是穿,娘有这个钱,不如给自己做两身衣裳。我看您自从我爹去后,就没添过新衣裳。”

  母子两个说了一会儿闲话,吴青松方才说起自己明天要返城的事。

  米朵说话的时候,手下也不停,这一会儿功夫,已经做好了大囡的一身衣裳,她把衣裳放到一边,忽然想起一事。

  “你上次回来我跟你说的那事,你替秀巧打听了没有?”

  戴氏之前一心想把秀巧嫁到县城的大户人家,所以条件提的很高,吴青松一听米朵问起,脸上就露出了一丝为难。

  米朵马上就察觉到了,开口道:“你走后,娘细想了一下,那些县城人家如何会放着好好的城里闺女不要,反要一个乡下丫头,就是有人家肯,只怕多半也有什么隐情。所以我也想开了,秀巧只要能寻一个家世清白、男方上进的婚事就行。也不拘是什么县城镇上,只要对方人好就行。”

  吴青松方才道:“娘要这么想,我倒是有个人选。我们酒楼陈大厨的堂兄弟正好到了要说亲的年龄,这人我也见过,长得斯斯文文,家里又有一间包子铺,也算是小富之家。”

  “听你的意思,这陈大厨的堂兄弟家里既有几个钱,如何能看得上秀巧一个乡下丫头?”

  吴青松道:“娘你这就有所不知了。这位陈岩兄弟自己生的斯文清秀,所以一心要娶个美娇妻。他家里也曾给他说过好几门亲,可是他一个也没瞧上。秀巧虽说是在我们乡下长大的,可是论模样却丝毫不次于城里的姑娘。我觉得这门婚事多半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