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灵泉快穿_作者:弯钩一月(36)

  余娘子道:“这位绣娘姓沈,原本是苏州人氏,后来家道中落,才被绣庄出高价请到了京城。如今她已经从绣庄中出来自立门户,京城有家叫蕊香园的绣铺,就是她开的。表姑娘若是想拜师,可到蕊香园找她。”

  作者有话要说:  儿子学会还手了。他和堂哥一起玩,堂哥故意把他推到地上,他起来拿着铲子就打他堂哥的头。晚上还和他爸爸打架,不打到他爸爸,誓不罢休。

  第18章 侯府孤女

  蕊香园并不像大多数店铺一样开设在热闹的大街,反而位于一条小巷里头。

  米朵扶着珍珠的手,从马车上下来,只见眼前这座古香古色的小楼分为两层,下层是店铺,上面则是阁楼。

  米朵正打量的时候,绣铺门口又停了一辆马车。马车里很快下来了一位穿着月白色衫裙,银蓝色比甲的丫鬟,抢先一步进了铺子。

  米朵早就看见那丫鬟头上戴着一支白玉兰翡翠簪子,水头虽算不上很好,但也价值不菲,由此便知那丫鬟出身高门大户,多半是某位夫人奶奶身边的贴身大丫鬟。

  米朵带着珍珠跟着进入绣铺,只见那丫鬟已经被一个伙计迎到了二楼。

  另一个伙计看米朵穿戴不俗,知道是大户人家的小姐,忙迎上来道:“小姐是要买店里现成的东西还是要下单定制绣品?”

  米朵扫了眼店里大大小小的绣品,摇头道:“都不是。我是来找沈娘子的。”

  伙计道:“沈娘子现在不在店里。小姐若是想定制绣品,我们店里还有好几个绣娘,她们深得沈娘子的真传,店里的绣品多数都是她们绣的。”

  米朵听到这里就不由问道:“有沈娘子所绣的绣品吗?”

  伙计摇摇头:“沈娘子因为身体原因,现在已经很少再做绣活了。之前绣的绣品多数已经卖光,只剩下少数几幅,留着给绣娘们做参考。”

  米朵不由有些失望,“那你们沈娘子什么时候回来?”

  伙计道:“沈娘子每天这个时候都会去附近的医馆做针灸,有的时候不到半个时辰就会回来,有的时候会一直到晌午才回来。这个实在不好说。”

  米朵便自己找了个椅子坐下:“既然这样,你且去忙!我在这里慢慢等沈娘子回来。”

  米朵坐下不久,那个之前上去的丫鬟便从二楼下来了,脸色带点不快之色,伙计在旁陪着笑容,一直送她上了马车才回来。

  回来就唉声叹气,“这不是难为人嘛,张口就要一幅五尺长三尺宽的双面绣,还点名要沈娘子来绣。而且只给两个月时间。我在旁又作揖又陪小心,好容易把时间宽限成了三个月。也不知沈娘子能不能绣出来?”

  他这里刚发完牢骚,就有一个三十上下,面色白净的妇人走了进来,神色带点疲惫之色。

  两个伙计忙上前问好,“沈娘子回来了。”

  沈娘子淡淡嗯了一声,就要往上走,之前招呼米朵的伙计忙上前轻声说了几句话,沈娘子便朝米朵看来。

  米朵起身朝前走了几步,微微笑道:“我是余翠芳师傅荐来的,想求您一幅双面绣。”

  沈娘子还记得余娘子,淡淡一笑道:“还未请问这位小姐尊姓大名?”

  米朵道:“我姓苏,沈娘子叫我苏姑娘好了。”

  沈娘子就顺势说道:“那就请苏姑娘跟我到二楼说话!”

  二楼当中放着一个十二扇绣屏,将阁楼分成了两部分。东边的是绣娘们刺绣的地方,西边则做了招待客人的雅间。

  米朵在雅间坐下以后,就开始细细打量那座绣屏,一丈多长,两米宽的蓝缎绣面上绣着一幅玉堂春富贵图,色彩清新雅致,艳而不俗,浓淡相宜,富有诗意,显得整幅绣品高雅华贵,精美绝伦。

  “这幅绣屏可是苏绣中的双面绣?”米朵忍不住问道,以她那不同寻常的眼力来看,这幅绣品用了抢针、套针、施针、打子针、扎针等十几种针法,且用针严密,不露针迹,正是双面绣的一个特征。

  沈娘子不曾想到米朵只看了绣屏几眼就认出了那是一幅双面绣,脸上浮起一丝复杂的神情,“苏姑娘说的一点没错,那是我年轻时绣的最好的一幅双面绣。”

  沈娘子说到最后时,眼里忍不住闪过一丝黯然,“你既是余娘子荐来的人,我就跟你说句实话!也许是年轻的时候做的绣活太多,这一两年我的眼睛已经有了问题。普通的绣品还可以勉强为之,但是双面绣就无能为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