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回个小娘子_作者:浮云一(101)

  林司舟几不可察地蹙了蹙眉,说了句“我知道了”,便让那人出去了。

  瑞王乃当今圣上一母同胞的亲兄弟,行事乖张,喜好奢华,但也学着京中之人附庸风雅,几番邀林司舟前往。去年寿宴他称病推了,今年却不能不去。

  林司舟要准备寿礼,俞陶陶便称身子乏先离开了。她把这事记在了心上,回屋的路上,脑子里便暗暗有了个法子。

  既然在府中得不出什么讯息,那她只能想办法出去了。

  午后,俞陶陶在假山后面,叫住一个路过的小厮过来问:“大人今日去赴宴可要带人?”

  “自然是要带的。”小厮丝毫不疑,不等俞陶陶问,自己就把后面的话全都说出来了,“瑞王爷将就排场,去赴宴的不带几个随从,门口的侍卫都不让进。”

  俞陶陶问:“可定好随从的人选了?”

  小厮闻言,颇有些骄傲:“定好了,小的也在内。”

  那就是你了。

  俞陶陶突然捂住了胸口,微微喘起了气。

  小厮吓坏了,连忙道:“俞姑娘,可需要我去叫郎中?”

  俞陶陶摆摆手:“不必。”

  小厮站在一旁不知所措,却见这柔弱姑娘突然抬头,随后他便眼前一黑,没了意识。

  “对不住了。”俞陶陶把瓷瓶收回怀里,把小厮拖到了假山后的一处隐秘地方。

  这小厮生的白净,不过十四五岁的模样,身量倒是不比俞陶陶高多少,俞陶陶一边在心里默念对不住,一边扒下了小厮的外衣。

  夜晚,林司舟看着眼前的丫鬟,问道:“俞姑娘可在屋中?”

  那丫鬟正是先前被林司舟派去侍候俞陶陶的人,她低声道:“姑娘今日没什么精神,已经歇下了。”

  林司舟又叮嘱了几句,便让她下去了。

  一旁的下人问道:“大人,可要出发?”

  “嗯。”

  出行,身后的小厮都规规矩矩,林司舟扫了一眼,便上了马车。

  待一行人远去,俞陶陶才从墙角探出头来,府中家丁都该是相识的,她不敢冒险混在其中,便趁着出行从府中溜了出来,所幸大家注意力都在赴宴上,并没有人注意到她。

  作小厮打扮,出来倒是方便许多,也不易让人认出。她过去既是大户人家的小姐,自然不会有多少人认识,自己只要多加小心,混在市井中,想探出点消息,应该不难。

  京中繁华自然不是乡镇所能比,俞陶陶漫无目的地在路上走,说是要出来探听消息,其实她也不知该从何处下手,想了想,还是去了茶楼。

  茶楼中有说书人,好论者也长聚于此,或许能探得一二。

  俞陶陶要了壶茶,静静地坐在角落,听那说书人说了半天,也没听到丝毫关于京中权贵的事情。

  当朝言论开放,普通百姓也可议论朝政,在座的人大都在讨论哪些官员不作为,民生疾苦之类。听来听去,那些人也就偶然间谈到几个被流放的官员,俞陶陶却觉得和自己都对不上,看着时间差不多了,就打算找个客栈将就一晚,明日再做打算。

  她出了茶楼,心里正想着日后怎么和林司舟交代,不知不觉间,未注意到身边人烟渐少。等她回过神来,客栈已在不远处了,俞陶陶正欲向前去,身旁的小胡同里突然伸出一只手,她刚想掏出软神散,就被捂住了抠鼻,来不及出声,就身子一软,眼前的景象就纷纷暗了下去,直至黑暗,张了张口,也只吐出轻微的两个字。

  “俞风……”

  不知过了多久,俞陶陶睁开了眼,入眼却一片漆黑,什么也看不见。

  浑身虚软无力,她试着动了动,才发现手脚都被绳子缚了起来,根本动弹不得。

  身下是坚硬的石板,隔着衣服传来一阵寒意,她不由打了个寒噤。

  溜出来时只想着如何不让人发现,却忘了京城之大,鱼龙混杂。

  只是她眼下扮作一个小厮,却不知这些人绑她来做什么。难不成是林司舟的仇家?这人如今在京中风头正盛,定然会有人眼红,如此以来,想要抓他把柄倒也不足为怪。

  她穿着林府下人的衣裳,只怕是被那些人盯上了。

  还有一个可能,她不敢想。

  若是故人……按她如今的身份,恐怕凶多吉少。

  想到这里,她心里滋生出一丝悔意,只怪自己太过心急,将林司舟的话抛到了脑后。她不知自己昏迷了多久,如今这个境地,却不知林司舟是否已经回府。转念一想,她走时将床铺做了样子,下人以为她已经睡下了,只怕他即使回了府也发现不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