绛簪低声道:“娘娘,该用膳了。”
原本正在低头绣着一只凫水鸭子的小皇后这才淡淡应了一声,放下手中的针线。
自从上一次膳食出了意外之后,不仅小皇后提高了警惕,皇帝那边也下了令让人严加注意,自此后这才算风平浪静。哪怕偶尔桌上多一两道新的菜肴,都会先问过太医,再有人专门试毒,重重检查之后,才会送到小皇后口中。
毕竟,小皇后腹中怀着的,是皇帝的第一个孩子,意义重大。
小皇后瞥了一眼,看到今日桌上又多了一道汤食,里面的东西似乎是用面点做成的,上面刻有印花,个个犹如棋子大小。
一旁的碧钗看到,连忙解释道:“皇后娘娘,这是膳房新做的汉宫棋,先前您在烧尾宴上见过的,说是喜欢,问过太医后特意让人做的。”
小皇后这才回想起来确实有这么一回事,想了一想问道:“当时我忘了问,起这个名字可是有什么典故?”
绛簪迟疑道:“应该是没有的,膳房那边的人并未告知,回头奴婢再去问问。”
小皇后摇了摇头,只是道:“我还当这道汤食是取了班婕妤的旧典,还在奇怪怎么只听说过班婕妤的团扇诗,却没听说过还有和棋子有关的奇闻异事,原来是我弄错了。”
她说着说着,脸上露出几分怅然的神色:“新制齐纨素,皎洁如霜雪。裁作合欢扇,团圆似明月。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
少女的声音仍然娇脆婉转,在空旷的殿宇里回响时,却带了点沉沉的暮气。
绛簪心中难过,这班婕妤的团扇诗乃是当年被成帝冷落时所作,实在不是一首好诗。然而小皇后无法听到绛簪的心声,只念到这里,她不由得顿了一顿,脸上露出苦笑,却还是自顾自地念了下去:“常恐秋节至,凉意夺炎热——”
她的神情中带着哀婉,眼里依稀有泪光闪动。这一次还未等她念完,就被一旁的碧钗大着胆子打断:“娘娘,您快用饭吧,再一会就要凉了。”
小皇后抬了抬手,却还是将最后一句缓缓念了出来:“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
这最后一句念出后,她脸上的神情已经有几分决绝。
殿内众人吓得纷纷跪下。
绛簪神色不忍道:“皇后娘娘,您是六宫之主,是陛下的妻子,是大周的皇后,又何必以班婕妤一个小小妃子的诗自比呢。那些人又怎能和您相提并论?”
小皇后闭了眼,良久之后才吐出胸中一口浊气,平静道:“你说得对,我是大周的皇后,当为六宫表率,不应念此诗,徒增烦忧。不过,绛簪,你替我去叫陛下来。”
绛簪有几分不解,又有几分担忧。她生怕小皇后因为怀孕喜怒无常,再次惹怒皇帝。
小皇后的脸上却缓缓露出一个笑容,一如从前一样明媚:“我在想,以后用膳的时候应该要让陛下多来陪陪我,毕竟他的孩子也想多见见自己的父皇呢。”说到最后,她的嗓音带上几分娇软,让人听了心尖一颤。
绛簪和碧钗两人却是十分欢喜。
自从清凉殿那位来了之后,小皇后因为生气倔强,很少主动让皇帝到凤仪宫这里来,更不用说还用了这样巧妙的借口。
她们相视一眼,发现对方眼中都写满了欣慰。
——皇后娘娘这样,是彻底想开了呀。
只是她们都没能看到,小皇后微笑时眼底深深的阴霾。
第二百一十二章
和定远将军府结亲的事,最后还是告吹了。
虽然沈檀书让沈端砚再去问一次定远将军那边的意见,但结果还是不尽如人意。
饶是定远将军怎么和他的母亲解释,怎么告诉她沈首辅那样做是以退为进,她始终都不肯点头。再一说,她又要寻死觅活,又拿定远将军那早死的爹来说事。她虽然出身贫寒,却有着平头小老百姓的精明与狡诈。
什么以退为进,呸,若非陛下已经用不着他沈端砚了,他怎么可能会用得着玩这出把戏。难怪先前堂堂一个首辅的妹妹竟然到主动到要上门来问婚约。搞不好背地里是个不知羞耻的偷了汉子,看她儿子老实想要祸害呢。
当然,这些话她不会在口头上说出来,但是意思却很明确。
——沈檀书想要进她家的门,挡了她儿子飞黄腾达的路,这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