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年代好芳华_作者:海边的橘子树(60)

  望着肉铺窗上的售磬牌,林蔓沮丧极了。

  近日来,她想肉想得发慌。为了能吃到肉,她甚至不惜向空间里的棺材求助,让那头快烧些肉过来。

  棺材没有像以前一样给予林蔓回应,就好像被切断了线的电话一般,林蔓与原来的世界彻底失去了联系。由此,她不得不另想办法。

  “你是肉联厂的职工,难道连你也买不到肉?”林蔓不甘心地问赵梅。

  赵梅没有买到肉,亦是万般的丧气:“我们领导说了,先是供应省城,再是市里,最后才轮到我们。现在市里的肉都供应不上,更何况我们了。”

  冯爱敏发愁道:“这可怎么办,过两天要请客吃饭,桌上连个硬菜都没有,像什么事啊!”

  赵德忽的想到件事,眼前一亮:“对了,我有个同事前几天在黑市弄到了肉。要不然,我去问……”

  “行啦,”赵梅不耐烦的抢断道,“肯定是骗人的,连我们肉联厂都没有肉了,黑市上怎么会有。”

  冯爱敏点头附和道:“是啊,黑市上的人哪儿能有这大本事。”

  冯爱敏和赵梅风风火火地走在前头,赵里平紧跟在两人身侧。

  赵德被母亲和妹妹连番否认,再不说话,低下了头,没精打采地走在最后面。

  林蔓放缓脚步,等赵德走到身侧,轻声地问道:“那个黑市,你能对我讲讲吗?”

  赵德一早没了初时的兴趣。林蔓问他,他便只简短地回答道:“我有一个同事,上星期去江南的文化宫办事,发现文化宫后面的小树林里有一个黑市。在那个黑市上面,可以用钱和票证交换到肉。”

  冯爱敏发现赵德落得远了,回头唤他。赵德顾不上林蔓,快步上前。

  林蔓独自一人走着,心里默默地盘算:“文化宫?说不定,真会有个交易黑市呢!”

  第二天上中班,班上清闲,林蔓找了个“生病”的借口,翘班出厂。

  站在往江南去的轮渡上,林蔓遥望江对面高矮不一、五颜六色的建筑。

  栏杆边,一个外地人指着江对岸好奇地问:“那个红色的矮楼是哪里?”

  “那是新开的春天百货商店。”与外地人同行的本地人回道。

  “那个黄色的塔一样的楼呢?”

  “是电报大楼。”

  “唉,那个灰色大楼是什么?”

  “那个啊,应该是公安局!没错,那就是江城市公安局。”

  第27章 故人 二更

  文化宫位于江南市中心城区, 政府大楼, 百货商店, 电报大楼等,都在这里聚集一处。如果说,江北是由一片重工业厂区组成,是江城得以运行的心脏。那么江南就是江城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算是江城的大脑。

  林蔓搭乘的轮渡在吴兴码头靠岸。

  码头正对乌冲街。街上有转车去市中心的行人,有往来运送货物的车辆,一辆从市中心驶来的公共汽车停进站点又开出去。忙忙碌碌的人们往来奔走, 挤得乌冲街水泄不通。

  但出了乌冲街,一切就没这么热闹了。目光所及之处, 皆是一片荒凉。道路宽阔,楼房稀落。到底是近十年新兴起来的城市, 很多基础建设都还没有成熟。

  林蔓搭上一辆老式的“绿罐子”有轨电车。

  这种电车比不得上海的车子舒适。车壳是锈迹斑斑的铁壳子, 弥漫着一股子柴油味, 座位硬得硌人, 窗子无法关严,只能大敞着。车子每次停下开起, 都会颠得乘客人仰马翻。

  林蔓上车时, 留意到一个怀抱包袱的庄稼汉。因为她曾在轮渡上见过这人,就不免多看了两眼。

  庄稼汉头扎白毛巾,一身短打,外罩一件粗布藏蓝褂子。褂子的肘部有块粗针脚的棕色补丁。

  林蔓站在车尾,庄稼汉也站在车尾。

  突然, 一辆马拉板车慢悠悠地横穿马路。

  司机眼见就要撞上马头,吓得猛踩刹车。车上的人们顿时被晃得东倒西歪。

  庄稼汉立得不稳,栽向林蔓。林蔓抬手扶他,猝不防地看见他怀里包袱中的东西。

  剧烈的颠簸之下,庄稼汉怀里的包袱开了个口。从这口中,林蔓见到了一只乌亮的小眼,正滴溜溜地转。

  “呀!这该不会是只/鸡/?”林蔓惊讶地暗叹。

  自从肉联厂发生猪瘟后,整个江城市可就没有活鸡供应了。因为上面的指示说了,要不惜一切代价先保证省城的肉类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