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他们想要对大禹这几年的成果小小瞻仰一番,尤其是掘水灌溉之技和一些地势勘测的法子,作为交换,他们也愿意奉上本贵的一些宝贵经验,是一个互通有无只说。
使臣的要求提的不算过分,而且希望学习的也是一些有利于农户百姓的巧工,又主动奉上了自己的技术,大禹是风范大国,这个时候藏着掖着,还没有人家小国来的爽快,容易失了颜面。遂选了一个日子领着使臣们一一欣赏。
这事情是太子去操办的,皇上那头也知情。在皇上看来,太子自掌事以来,事事亲力亲为,虽然自己懂得不多,但善于用人,且任人唯贤,好比那霍家兄弟,听闻与昭王妃是义兄妹,可是太子殿下并未因为这是五殿下的人,便胡乱处置,相反的,霍家兄弟的才能都在太子这里得到了极大地发挥,足见太子之才。
所以,此次太子自荐领使臣观摩大禹之成就,皇帝也有心让太子在使臣面前长一长脸,给大禹挣颜面。
没想到事情就出在带领使臣参观的事情上。
一行人原本是开开心心的去,结果当太子将大禹这几年的成果摆在这些使臣面前的时候,却并未收到使臣们惊讶乃至于惊艳的眼神,相反的,原本兴冲冲前来的使臣们在看了一眼之后就,便败兴而归,好在知道自己是客人,皆是礼貌退场,让原本想要威风一把的太子殿下十分尴尬,却又不知道他们败兴之故。
当天晚上,羌国使臣代表各国使臣一并送上了文书,是准备辞行了,最令人哭笑不得的是,羌国使臣字里行间都透着对大禹皇帝赏赐宝物的感激之情,又道各国既是友邦,守望相助是常理,受此大礼,实在汗颜。
太子整个人都看蒙了。
不知说帮助大禹不要什么赏赐,只想看一看大禹巧夺天工的技术吗?为何看完之后又开始感谢国君赏赐了!?这是不是代表他们不看了,选择之前的选项,要谢礼!?之前说好同时奉上自己国家的技术互通有无的呢?
太子当日气的饭都没吃,召集一群谋臣分析这件事情,其他人心知肚明却缄口不言,还是霍昂一给了太子一个明确的答复:没错,对方好像就是反口了,不看咱们的东西了,要之前的赏赐,什么互通有无大概也不想继续了。
霍昂一的直白,顺理成章的换来了太子的雷霆之怒,虽然想不通对方为什么会这样做,但是太子还是勒令所有人将这件事情压下来,暂时不需让皇帝那边受到一点点的风声。
可是天下哪有不透风的墙,田允修这边不久很快知道了消息么。
听完田允修的叙述,四皇子周明誉很是震惊:“这件事情田大人是哪里探听来的?为何宫中一点消息都没有?”
田允修笑道:“今年负责接待使臣的人,都是太子殿下安排的,再加上昭王洗脱冤屈又得荣宠,如今没有生母带来的干扰,回到之前的位置上继续就任也是顺理成章,且工部那些人都是见风使舵,他们不敢得罪太子殿下,也不敢轻易再招惹昭王殿下,最好的做法就是都当做不知道这件事情。既不丢太子的颜面,也不给昭王殿下反击的机会。”
年纪最小的孟竹远皱起小眉头:“这也太奇怪了,为什么这些使臣会有这样的反应?大表兄的消息准确吗,会不会是有什么误会?”
田允冀忽然道:“我觉得表兄说的不会是假的。”
田允冀比孟竹远又要年长一些,族学的其他课业都已经结业,随着近几年工学壮大,他对这个颇有兴趣,这也是他没有像其他两个兄长一样被派出去的原因。
“前些日子,族学里好几个工学的先生都被宣进宫里,那几日的图纸都没能暗示批阅被延后,先生们回来之后,神情凝重,大哥知道这件事情之后,我们曾经在宫中打听过,那一日见先生们的并非是皇上,而是太子。”
田允然忍不住笑了起来:“我说你们这是在愁眉苦脸的干什么?这件事情难道还不好解释吗?要我说,原因再简单不过——别看人家只是小国使臣,可是人家根本看不上咱们的东西,是失望了!”
“这不可能!”孟竹远目光坚定地望向自己的姐夫:“虽说如今是太子掌权,总揽一切决策,可是这之前整个工部的发展壮大都是靠着昭王殿下一手带起来的,殿下的本事和天赋所有人都看在眼里,不可能是因为对方瞧不上!”
田允然当即“哟哟哟”的揶揄起他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