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二十八跟腊月二十九这两天,薛妙一刻不停的在市里各处黑市活动,她小心谨慎,跑一个地方换个妆容,她卖的东西虽说稀罕,但市面上不是找不到,她又出价合理,有的赚商贩自然乐于接受,很快把手里准备的糕点、罐头、部分水果按批发价都销掉,
除夕前一晚,薛妙早早上床,把这两天赚的钱从福德居里取出来,各种票子堆成个迷你钱山,薛妙大眼笑眯眯,哈哈,她要打破吉尼斯挣钱记录了,卖的这些东西全是这大半年收集来的,根本没怎么动用原先的存储,相当于干挣,数了数一共差三块钱两千。
按这些钱的购买力来算,她应该现在应该是个万元户了,不过买房子还不够,不急,慢慢来,她一定会成为真正的万元户的。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第47章 年夜饭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除夕是阖家团圆的日子, 薛妙一早起床见招待所里格外冷清, 出差在外的人都退房往家赶了, 那她也收拾点东西回家吧。
从福德居里找来干蘑菇、干木耳还有一些果干,再拿出十块钱作为过年给父母的孝敬钱,这些就足够了。
薛妙凭着记忆坐上通往原主家的电车,原主家离招待所不是很远,在江边, 坐电车一刻钟就到了,下了车就是。
面前的建筑原先是某个国家的海关大楼,占地面积不小, 四四方方,规模特别宏伟, 记忆和亲眼所见还是不同,走进大楼里面,薛妙这个后世来人还是被里面的景象惊住。
一共五层的海关大楼, 原先的办公室小隔间,现在分给了几百户人家住, 没有厨房,家家围着楼层的天井摆上炉具烧锅做饭,她出来得早, 这个点有些家正在煮早饭,还有人在准备过年的吃食,炊烟袅袅, 煤烟、食物的香味、还有其它气味交织在一起,各种炊具的碰撞、人声给这幅景象配了音调,看起来既有浓浓的市井气又有些超现实,这就是沪市普通人家七十年代日常。
原主的家在三楼,顺着宽大的楼梯上去,躲过走廊里各种障碍,终于走到家门前,深吸一口气,该面对的总要面对,刚想敲门,低头一看,门锁了?
大过年的不在家里过,这一家人跑哪去了?正好隔壁屋出来个阿婆,印象中叫孙阿婆,看到她站在门外吃了一惊,“小囡你怎么回来了?今天早晨才到的吗?”
薛妙点头,问道:“阿婆,我家里人呢?”
阿婆看了眼她家把门的铁将军,皱眉道:“我听你姆妈说,你外婆过整岁生日,又赶上家里人都放假,昨晚一起坐火车回苏州过年去了。好像就你大哥不放假,他交了个女朋友,应该去丈母娘家过年了。”
薛妙这两天卖东西有些累,没休息好,又专门穿了件离家时穿的旧衣服,所以人显得风尘仆仆,孙阿婆看她怪可怜的,开口邀请,“你家里人也是的,你放假前应该写信回家了吧?怎么能不等你一下,大过年的把离家的女儿锁在门外,就算不等你,好歹给你留把钥匙放在我这里也行啊,”薛妙姆妈小气,不给留钥匙是怕她们这些邻居进屋翻东西吧?想到这里孙阿婆更生气,“他们不管你,那就来阿婆家过年,晚上在我们家打地铺也能住下。”
薛妙摇头谢绝,“阿婆,我去我支边的朋友家过也一样,不打扰你们了。”把手里拎的干货塞给孙阿婆,“既然他们都不在,这个您拿回家吃去,正好添个菜。”别怪她这点东西都不给那家人留,其实她一个月前已经写信回来说最晚除夕当年到家,随信还寄了十块钱给他们,他们明知道她要回家,还能让铁将军把门,跑去外省过年,如果想让她也赶到苏州,那么起码给邻居留个口信,结果连说都没说,直接把她挡在门外,这么做可真够令人寒心的。是看她不寄钱回家,故意拿捏她?
反正也没把他们当家人,她一点都不伤心失望。
孙阿婆接过薛妙递的麻线编的袋子,说道:“你拿着怪麻烦,阿婆帮你存着,等你家里人回来再转交给他们,他们应该待不长,说不定三四天就回来了,到时你再回来看看。”
薛妙觉得再见这家人也挺没意思的,前面有拒绝寄钱回家的事,见了面免不得要为此掰扯,因为原主那点血缘关系,需要履行名义上的义务,反正以后他们不找麻烦就当陌生人,要是敢找麻烦就更不用当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