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穿书之厨神知青_作者:范江江(157)

  就当是以食会友,你跟他说说你的想法,曲司令员一心为边疆百姓着想,你从你的角度跟他聊一聊,比我说的效果好。”

  薛妙高兴地点头:“这太简单了,做点地方小吃不用拼手艺,不会太显眼的,你放心。”

  “你关键时刻从不让人失望。”廖蔺摸摸薛妙的脑袋表扬道。

  一周时间转瞬即逝,曲司令员从省军区直接过来,到时是中午。轻车简从,就带了三个人,连于团长他们都被通知直接在独立团等着,不用陪同。

  全营官兵早已列队站好,等待首长检阅。

  曲司令员的年纪比廖蔺父亲大十岁,算是他伯伯辈的人,经历过建国前的风雨洗礼,又是廖蔺爷爷带出来的兵,两人气质很像,训话有如风雷之势,气场弱的腿都得吓软。

  独立营的小伙子们初生之犊不畏虎,根本不受司令员气场影响,一个个生气勃勃,站姿笔挺,口号喊得震天响,“为人民服务,保卫祖国边疆!”

  司令员心里满意,脸上却不显,他多年练就的利眼,谁带的兵像谁,廖蔺这小子带的兵,随他,猴精猴精的,要是让他们从面上看出满意,骄傲自满了可不行。

  “下午再搞演练,大家一起先吃个午饭。”

  廖蔺在面前带路,食堂里饭菜已经上桌,司令员见桌上的菜,有些诧异,倒不是多好的菜,一热菜,一咸菜,还有一汤,但看起来油水不错,茄子炒辣椒看起来油汪汪的。

  问廖蔺:“你偷了谁的油壶?”

  廖蔺撇嘴,“说得我跟个偷油耗子似的。是椰子油,就我们这椰子多,别地想吃也榨不出来,我就没往上汇报,说了他们该来抢了。椰子壳的妙用我可没藏私,于团长已经报告给您了吧?”

  “臭小子就知道护食,”跟你那狐狸爷爷一个样,司令员在心里补充一句。率先夹了一筷子茄子,尝了一下,味道不错,椰油带点椰子味,跟茄子搭配不难吃,最妙的是那道当做汤食的豆蓉,加了点椰油,味道立即不一样,看战士们一个个吃得狼吞虎咽,曲司令员表扬廖蔺:“战士们不容易,应该吃好点,你做得不错。”

  廖蔺心里默默回应,是我家妙妙做得不错,要是哪天军嫂也能颁个奖,妙妙能拿最大那块。

  下午,观看了战士们射击、搏击、器械操作等演练,曲司令员更加满意,不愧是全军寄予厚望的精锐,代表他们军区参加全军大比武也能拿个好名次。

  晚上特意叫来顾宇宁,虽然顾家现在深陷泥淖,曲司令员人正直,没避嫌,叫来顾宇宁勉励一通,让他别心急,先在农垦团好好干,归队的那天不会太远。

  跟顾宇宁谈话,晚饭就没怎么好好吃,司令员回到临时住处刚坐下,廖蔺就来敲门,身后还跟了个端着托盘的漂亮小姑娘,司令员来前给廖蔺爷爷打了电话,问老首长有什么话带给孙子,结果老头一句没提孙子,一个劲跟他显摆他有孙媳妇了,小姑娘可好了,跟他见了真人似的。

  司令员心说一定要好好观察下这姑娘,回去讲给那老头听,气气他。

  廖蔺先介绍:“我媳妇薛妙,妙妙,这是曲大爷。”

  小丫头声音甜甜:“曲大爷。”

  曲司令员:“……”这大爷叫的,想装个威严长辈都装不下去。

  薛妙把自己端来的托盘放在床前的小桌子上,“廖蔺说您晚上没吃多少,我做了点吃的,不知道和不和您口味。”

  廖蔺补充,“她家人都是厨子,平时爱研究点吃的。”

  托盘上是个带盖的小陶锅,还有盖着布的竹筐,司令员打开小锅盖,脸上露出惊喜:“是撒汤,”掀开竹筐的布,里面是鞋底状的烧饼,司令员声音更兴奋:“是缸帖子?”

  “我家邻居是皖北过来的,他们过节时常吃这两样东西,他们说大中原地区的饮食互通有无,这两样东西在豫省、苏北、鲁西南大家也吃,只不过名称和口味有些变化。我问了下我们团里的知青,稍稍做了下改良,您尝尝是不是您家乡的味道。”

  曲司令员爱人是闽省的,还不擅厨艺,他想这两样东西想了好久,喝了口撒汤,面上再不复平静,撒汤里有鸡丝、豆干、花生碎,更少不了蛋花点缀,又撒了胡椒粉跟辣椒油提味,陶锅保温,一口滚烫的热撒汤下肚,瞬间抚平了思乡的胃,再撕一块缸贴子细嚼,稍稍带点甜,有芝麻香,有麦香,眼前浮起一片金黄,那是故乡的麦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