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妃养成手札_作者:江水明(29)

  养好精神已经到了七月初。因为还在国丧期,七夕节民间也没有举行什么活动,倒是京城各个书院的学生们自发办了一场诗会。

  诗会一连赛了三天,场面隆重,最终还是由三江书院夺得桂冠。皇帝听说了之后,突发奇想,决定在八月中秋节,由朝廷出面,再举办一场诗会,各个书院自行报名参赛,彩头是皇帝御赐的白玉棋盘。

  白玉棋盘已是世间罕见的珍品,再加上有御赐的名头在,京都的书院几乎都报了名,连着周围相近州府的人也赶来凑个热闹。

  转眼到了八月十五,各个书院按照既定的时辰来到会场。

  比赛的地方就是杨东翁讲学的沉云山脚下,圈出一块宽阔的地方搭建了一个高台,四周设了许多坐席。有给前来比赛的师生的,也有给观赛的贵人与普通百姓的。

  皇帝今天并没有出面,只是下旨选定了几个评审,文武兼有,出身也都不一,很好的照顾了不同身份的学生。

  翰阳书院也派了人参加,这些学生都是即将要参加科举的一批,四书五经不在话下,诗词歌赋也是样样精通,实力不俗。唯一需要担心的就是带队的夫子——因为秋凉,戚太傅染了风寒,便交由戚少雍带着学生们过来比赛。

  如此热盛会,自然少不了蒋岚。她从七月份听到消息就开始求,直到前一晚才求戚氏松了口,让戚少雍把她也捎带着前去看看热闹。原本蒋岑也嚷嚷着要来,说身为翰阳学子,一定要为书院出一份力。他爹看了看他那小身板,提溜着就带到军营去了。

  翰阳书院的师生来到时,会场已经坐了不少人,大多都是学生。戚少雍朝其他书院的夫子打过招呼后,就带着学生和外甥女找到自己的位子坐下。

  翰阳、三江两大书院各有一位皇子在,而且今日都在,位置自然是最靠前的。蒋岚也沾着谢宗的光,混到了第一排,视野开阔,一点也不用担心会被人挡住看不见。

  这一会儿人们还在陆陆续续进场,蒋岚觉得无趣,又找不到好玩的,只好闷头嗑瓜子,不一会儿跟前的瓜子皮就堆成了小山。

  戚少雍阖目小憩一会儿,睁开眼睛就看见这样一副场面,拿扇子往蒋岚头顶一敲,“你就不能好好坐着,第一排呢,这么多双眼睛看着,别跟个饿死鬼似得。”

  “我回去就和娘说你不让我吃东西!”蒋岚捂着头顶哼了一声。

  “说去说去,反正丢的不是我的人。”戚少雍目光朝谢宗身上一挑,笑了笑。

  谢宗正好往这边看过来,道:“吃吧,没事。”然后又很好脾气地给她喂了水。

  戚少雍撇嘴,恨铁不成钢道:“你就惯着吧,长大了有你受的。”

  又等了两刻钟,人已来齐。高台上鸣锣,礼官宣布比赛开始,又向众人一一介绍评审,讲解规则。

  第一轮比的是诗词,由台上评审的大人现场出题。

  各大书院卯足劲要争第一,派出的学生个顶个的聪敏灵秀,作出的诗也令人叹为观止。大人们传阅之后进行评判,选了一位名为于照的学生。

  这学生名不见经传,有人差人四下里打听了才发现,于照出身寒门,念书的地方也是个小书院。

  如此结果出人意料,三江书院的夫子立刻就黑了脸。倒是戚少雍心态很好,摇着扇子笑眯眯教导身后的学生,“瞧见了没,人外有人。这做学问最忌讳就是固步自封,妄自尊大。所以说,一定得谦虚,知道了吗?”

  身后学子纷纷称诺。

  第二场比试书画。

  蒋岚不通文墨,看了一阵就兴致全无,把肚子填满之后就打着哈欠昏昏欲睡。

  谢宗余光见蒋岚脑袋一点一点地,觉得有些好笑,把人拍醒了,往高台对面的席位一指,“阿岚,我刚才看见二妹妹也来了,和徐家人坐在一起。你过去找她玩吧。”

  “嗯?在哪里?”

  蒋岚站起来踮起脚往对面看,乌压压的人头,什么也看不清。谢宗叫来了侍卫,把蒋岚带到了对面。

  二公主和徐晏华都来了。像这种诗会,徐晏华还能说出个好坏,二公主和蒋岚一样,都只是凑个热闹罢了。她看了一会儿就觉得无趣,正想着时间还早,赶紧溜出去道大街上逛逛,就看见蒋岚蹦跶着摸过来了。

  蒋岚过来后,先朝二公主行了礼,然后去拜见徐家的长辈。一番虚礼之后,三个女孩才凑在一起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