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女风华正茂_作者:木犀(313)

  在人声鼎沸中,金小桃领着梳儿默默起身离开,她心里已记下了这造星大赛的所有细枝末节,想着回客栈里好好琢磨一下,用积蓄盘下间铺子,到时候也能依葫芦画瓢的学着来。

  就像当初的德记学那山记一样

  刚走到坊子门口,便听得嗡隆的钟声从四面八方传来,一声接着一声,不绝于耳。

  “怎么回事?”金小桃从未见过这样的阵势,只觉得浑厚悠长的钟声震得她胸闷气急。

  “只怕,只怕是皇上驾崩了!”梳儿压着嗓子,话音一落下,便见路上的人扑簌簌,一个个跪了下去。

  梳儿腿一软,也跟着扑在了地上。金小桃更是脸色苍白,皇上驾崩,守丧须得三年,三年内不许作乐宴会,她今日特意来学的这些,岂不全是白学了!

  哭喊声瞬间充斥满整个京城。

  皇帝大殓之后,梓宫停放在乾清宫里,京中要员皆换上丧服,集于午门斋戒,每日朝夕举哀行礼。

  不过第二日,皇帝遗诏便颁布了出来。

  自是有人欢喜有人愁。

  直到皇帝梓宫奉移至殡宫,行了“致祭礼”后,由钦天监查看好期程,告祭了天地、太庙,再从殡宫奉行到陵寝地宫,由嗣皇帝赵予扶棺入地宫,安放于宝床之上,百官退出,地宫石门缓缓放下。

  新皇帝与文武百官在祭台前行“告成礼”,至此,先皇的丧仪才算是完了。

  而此时距离皇帝驾崩,已过了半个月。

  半个月里,高琅亦同众人一起守丧未曾回过虹园一次。

  金小楼再见到高琅时,高琅脸颊的轮廓更深了些,他明显的瘦了。

  “可是因为远去姜回?”金小楼起身去抱住了刚刚走进园子里的高琅。

  高琅松了口气,倚在金小楼身上,轻轻摇了摇头:“我是恨没能见他最后一面。”

  高琅闭上了眼,他恨皇帝,却因为他是皇帝,又不得不救他。

  对于这个父皇的情感,高琅是纠结矛盾的。

  可无论怎样,他都需要见到皇上的最后一面,他想要亲口问问皇上,究竟是为什么,为什么要害他的母亲,为什么要这样的残忍。

  他想要一个真相。

  只是可惜,这话永远也问不出口,他也永远听不到答案了。

  金小楼明白一切,可又无能无力,只能抚住高琅微微轻颤起来的后背,用尽自己的全力,去拥抱他。

  ……

  清辉殿中,皇后刚命人将十二皇子带去安寝。

  扭过头,寒着脸,向岁姑道:“杨贵人心念先皇,夜不能宁,予儿登基前,将她送去慈恩寺里吃斋念佛,日日为先皇诵经。”

  岁姑抬起脸,看向皇后。

  皇后点头,岁姑遂垂下了脸,跟着点头应声:“是。”

  “还有赵尧。”皇后紧了手,“按期不日便要启程,你找些好手,做足了准备,这一次可千万别失手。”

  岁姑忙道:“娘娘放心,奴婢听闻京城去往姜回需途径豹子林,那一片皆是财狼虎豹,流寇又多,保准叫七殿下尸骨无存。”

  “嗯。”皇后鼻子一哼,“这块难嚼的骨头总算是打碎将他啃下去了,眼下只余下赵堇。”

  “贤亲王向来安分守己。”岁姑宽慰到,“娘娘不足为惧。”

  皇后却是冷冷一笑:“是安分守己还是韬光养晦?这永袭勿替的贤亲王,要么死,要么走,京城地界太小,留不下这么多王孙!”

  第一百八十一章 将网铺的更密更广

  大周姜回、贡边与西玉接壤,是连绵成一片的戈壁沙漠。

  姜回这边地势起伏平缓是砾石更多的荒漠,再往西,进入西玉境内,砾石逐渐变细变小,化为漠漠黄沙,一直到西玉都城岢泽。

  岢泽是沙漠中的绿洲,紧靠水源,远远望去,便如黄绸裹挟里静静躺卧的一块碧玉。

  岢泽不仅看着像玉,而且盛产石料和白玉,长久以来,产生了来往于岢泽与京城的商队,商队自京城带去绸缎和茶叶,再从岢泽运石料回来。

  高琅他们前去姜回,便决定与商队为伴。

  只因京城去往姜回一路上凶险重重,特别是过了密河之后,大片无人居住的荒野,不仅凶兽遍地,且流寇泛滥。

  而商队是走惯了的,知道哪条路走得,哪条路走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