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谢谢。你送去的时候如果我不在,就说是给叶香椿的。”
付了钱,叶香椿也不用提着东西了,就又往前面溜达溜达。还问了问收山货的什么价钱,而且还看见个老婆婆提着个篮子卖女孩用的小玩意。
叶香椿挑了两条头绳,又看中一面小铜镜。虽然铜镜不便宜,她还是买了下来。
再回到米行,李甫就告诉她,东西已经送来了。
叶香椿也看见了,两个大西瓜和一大个草绳捆好的油纸包,油纸里包的就是猪肉。
第348章 好吃好喝、好穿戴
叶香椿不太会挑西瓜,她只认识大小,就挑了个大个的费劲儿的抱过来,说:“张大哥、李大哥,来吃西瓜吧。我也不知道铺子里有多少伙计,一个西瓜够不够。”
“这……是给我们买的呀?这么大个瓜,足够吃了。”李甫将西瓜接过来,道:“卖猪肉老于家的西瓜又甜又脆,我都说他们家不应该卖肉,应该专门的种西瓜的。”
张辉也过来客气道:“这怎么好意思呢,你毕竟是主顾嘛。”
叶香椿道:“一个西瓜也没有多少钱。两位大哥这两天收粮辛苦了。我也没什么好答谢的,请你们吃西瓜解解渴,应该的。”
叶香椿不小气又会来事,而且是一片诚心诚意,让张辉、李甫和几个干活的伙计很是高兴。
张辉去切西瓜了。
掌柜的刘同正好从里面走出来,笑着道:“叶姑娘真是破费了,快请进来坐。”
“刘掌柜的客气了。”叶香椿跟着刘同进去,张辉马上就端了几块切好的西瓜送了进来。
刘同拿了一块递给叶香椿,自己也拿了一块,道:“整个富裕村都知道,老于家的西瓜最好吃。叶姑娘快尝尝。”
叶香椿接过来咬了一口,真是甜脆多汁,解渴又解馋。
“好吃。好吃的我都想去种西瓜了。”叶香椿一边吃还一边赞着,脑子里又有了一个好点子。
吃完了西瓜,擦擦手,刘同就从抽屉里拿出一个小钱袋,从桌上推过去。
叶香椿接过来一掂量,是银子,而且还不少!!
刘同道:“在你们那一共收了四千八百斤粮。苞米有两千八百斤,不过这个利最薄;黄豆四百斤,这个利最大。余下的谷子和稻子、高粱都是差不多的利,上下一勾就在一起算了。再除去了车马费,一共是四两三钱银子的红利。你点数一下。”
四两三钱银子!!
姐姐叶秀枝说全家一年的花销也不到二两银子。这一下子就赚了两年的生活费!那还不是吃好的、喝好的、穿好的。
也难怪郑大壮一年不回家,偏偏要赶着秋收的时候回来。原来利润这么大,他当然舍不得这么一块肥肉。
叶香椿把钱袋子打开,发现里面有两只小银元宝,还有几块碎银子。
叶香椿还是第一次见着真正的元宝。虽然不是金元宝,不过也让她着实兴奋了一下。
只是这银元宝和商场柜台里摆的,和电视上演的都不太一样。并没有那么精致漂亮,也没有特殊的花纹,就是一个“山”形的银锭子,拿在手里倒是沉甸甸的。
“这好像多了点。”叶香椿看元宝底下刻着字,每只都是“贰两银”。不过那些碎银子加起来可不只三钱了。
“多了二钱,算是我给叶姑娘的好处费,这个不算是红利。”刘同说完,叹了一口气,道:“恕我眼拙,以前都不知道这后坎子村有一桩赚钱的买卖。这不是守着一座宝山,偏偏让别人来挖宝吗?”
叶香椿听出刘同这分明是话里有话。
第349章 满载而归
叶香椿就笑着问道:“刘掌柜的人实在,怎么说话还打起了哑谜?我也不是会拐弯抹角的人,是不是有哪里做的不对,让刘掌柜的多想了?”
“不是不是。”刘同连忙摆手,道:“我只是听说,叶姑娘家里是有作坊的?还能出精盐?”
原来是为了这件事!这刘同的消息可够快的。
叶香椿才不过给二掌柜的送了两次盐,他就知道了。
不过再想想,自己提纯出来的精盐可是稀罕物,在市面上稍微一亮相,就能引人注意。
何况刘同这人一看就是精明的。他做生意虽然不奸诈,但不代表他就木讷,这赚钱的买卖自然会让他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