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鱼也不是永远抓不完的,卖了钱你们就要留着,万一以后要用钱才拿得出来,我那地里的红薯也差不多可以吃了,也不至于饿着。”苗天养说道,等地里的红薯收起来后再把借老二家的还上,也还能吃上一段时间。
“就是,现在你父母都不在了,大福,这日子你可要好好算着来过。”二叔公也开口说道。
“二叔公,大伯,我知道。”苗大福轻声应道。
“燕子......”大伯母刘氏抬头看了苗小燕一眼,然后有些为难的低下了头。
“大伯母,什么事?”苗小燕见刘氏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问道。
“没事,吃饭吧,吃饭吧。”刘氏勉强一笑,说道,她也不知道这事该不该说出来。
“大伯母,有什么事您就说吧。”苗小燕道。
“就是,一家人干嘛这样吞吞吐吐的!”二叔公开口道。
“爹,我在外面听到对燕子名声不太好的传言。”刘氏道。
“什么不好的传言?”二叔公放下筷子,冷着脸问道。
“爹,经过昨天那样一闹,外面的人都说燕子是母夜叉!”刘氏小声的说道,怕公公听到这话会生气。
“啪”的一声,二叔公果然气得拍桌子,“这是哪个恶毒的人传出来的?”这燕子虽说与那罗家小子定了亲,可是人家罗家已经离开了向阳村,也不知道到哪去了,这把燕子传成这样,让她以后怎么办?
“爹,我想这些话肯定是大埔村那边传出来的!”刘氏刚听到这传言也是很生气,可是想想燕子的做法确实有些过了,那些大埔村的村民虽然也恨那二愣子,可是燕子一个姑娘家竟两次与人拼命,还动起菜刀,那些人对燕子的做法也是不敢苟同的。
第40章 鱼卖不完
“二叔公,他们要说由他们说去,无所谓!”苗小燕耸耸肩说道。
“燕子,你是没心没肺还是咋的,那些人这样传,你以后还怎么找婆家?”二叔公生气的说道。
“爷爷,爹,娘,我吃饱了。”苗天养的大儿子看自己爷爷生气,赶紧将碗里的饭扒到嘴里就跑了出去,他最怕爷爷生气了。
“爷爷,我也吃饱了。”苗天养的小儿子跟着也跑了出去。
苗天养一共有三个孩子,女儿已经出嫁,家里还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十二岁,小儿子十一岁。
“二叔公,我们也吃饱了。”小雀和小宝见两个堂哥出去了,也跟着出去了。
“就是,燕子,这名誉对女孩子来说那可是命还重要,以后你要注意一点,不能动不动就找人拼命,知道吗?”苗天养继续叮咛道。
“燕子,大伯说得对,以后有什么事哥会顶着,用不着你一个姑娘家去出头。”苗大福也叮嘱道,二妹这两次与二愣子拼命都把他吓到了。
“好了,我知道了,我以后会注意的。”苗小燕怕他们再念叨,敷衍的应了声。
吃完晚饭,苗大福回到自家院子继续没干完的活,苗小燕在床上等到快天亮,才听到苗福上床的声音。
等传来苗大福的鼾声后,苗小燕才起身,拿了火折子来到院子,看到苗大福做好的两只大木桶正放在院子的角落。
苗小燕上前看了看,因为没有足够的工具,所以这大木桶看起来粗糙了些,不过苗小燕要求不高,能装鱼就行。这两只大木桶足够装六十多条两三斤的鱼。
苗小燕将大木桶装满鱼后,又往两只水桶里也装满了鱼,剩下一只水桶就装上灵泉的水,这样小雀和小宝在家有时要用水,才不用到河边去打水。
第二天,苗小燕又留下几条鱼,让小雀和小宝送到大伯和二伯家去,才跟苗大福用着板车将鱼推到镇上去。
虽然这鱼是不用成本,但是苗小燕却忘了这乌桥镇的人口有限,捞太多鱼是卖不完的。
苗小燕三人卖到下午,还剩有三十多条鱼卖不出去。
张叔有些苦恼的看着那些鱼,说:“大福,燕子,还剩这么多鱼,怎么办?”
“是啊,这鱼养到明天也不知道还能不能活?”苗大福看着那几十条鱼也发愁。
“没关系,大不了买多点盐巴腌起来做鱼干。”苗小燕无所谓的说道。
“看来也只能这样了。”张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