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国外的大学对于学生的学业要求非常严格,如果学生不主动学习,是没办法按时从学校毕业的。
史密斯女士对莫长安很看好,与他聊天的内容也越来越深入。为了能跟得上进度,莫长安不得不在完成自己的事情之余,还要兼顾课外知识的汲取。
这天早上7点,莫长安收到了商景行发来的一个问号外加一个小视频,小视频的名字就叫“让你移不开眼的华国功夫”。
点进去,是几个外国人在介绍他们拍摄这个视频的目的,然后没多久,他就看到了自己。
伦敦7点,国内下午3点,商景行这时候发消息过来,说明她是没事的,莫长安干脆直接打了个电话过去。
“喂?”
电话那头传来熟悉的声音,让莫长安的心平静了下来,两人似乎好久没有讲过话了。
“是我。前几天我室友在酒吧喝醉了,打电话让我去帮忙把他弄回宿舍,结果就遇到他们了。你今天不用去实验室吗?”
“嗯,实验完成一部分了。你放假回来吗?”
“嗯……不回了吧。我听说提前修完这两年的学分我就能提前回去,假期也没多久。”
“那你小心一点,英国最近似乎不太安全。”
“不要担心啦,我知道的。你看那个视频,我不是直接把那个人解决了么?我还跟着室友在健身房锻炼,现在身体可棒了!”
“反正你多小心,别去议会大厦附近。”
“好!”
作者有话要说: 明天考试,考完有时间就加个更,别抱太大期望
第158章
莫长安并没有把商景行的话放在心上, 他穿越回来的时间是2020年。虽然他对实时并不了解, 但如果英国议会大厦出了什么恐怖袭击这么大的事,他应该会有印象的。
不过,放不放在心上是一码事,莫长安去不去那边又是一码事。
议会大厦离他不近, 唐人街也不在那边。莫长安并不是特别喜欢出去玩的人, 而且现在的任务还挺重, 如果没有明确的目的,他是不会去那边的。
没有过多久, 莫长安的邮箱收到了《故事》过稿的回复。《故事》是月刊, 回复中说, 他的这本将会在下一次印刷时刊登, 并将会把他现在发过去的所有的内容都放上去,希望他尽快把下面的故事都发给他们。
国外的杂志期刊是没有稿费的,他们想要赚取稿费的话,就只有出书。杂志起到的是一个宣传作用,收取了作者的稿子之后,会赠送作者15-50代替稿酬。
莫长安的主角是一名木匠,所以他的名字直接就叫做《木匠》。
木匠原名叫王国栋,后来来到伦敦之后给自己改名叫了皮特,方便别人称呼。
在国内,只是给人做床、柜子等物件。那时候,华国许多人都很穷,所以请他去做家具的, 让他做的都是最简单的花样,有些甚至不要花样,只让他把表面打磨好就行。
当他来到国外,发现国外的床、家具跟国内完全不一样,甚至更简单,便收起了从事老本行的心思。
一个合格的木匠做的可不止是床、柜子这样的事物,他小时候被训练得最多的,其实还是雕刻。而他,是当时师父收的徒弟中手艺最好的。
他还记得,他小时候有好多有钱人来请他师父做床,最高价格能要到两百大洋。
他师父接到单之后,从来不会给他们练手,床上的雕花都是由他自己一个人来进行的。等雕完之后,上漆、打磨才会轮到他们。
后来他出师了,师父去世了,却没多少人找他做这么好的床了。
他们小时候,为了练习雕工,经常会做一些小玩意,雕什么九连环都已经是最简单的事了。
儿子来到英国,水土不服生了病,王皮特虽然跟别人做工能够保证自己和儿子不会被饿死,但是是一点余钱都拿不出来了。
伦敦有的教会会定期免费给平民看病,王皮特特意请了一天假把儿子带过去。虽然看病是免费的,但是买药还是要掏钱的,知道了儿子是什么病,王皮特根本就没办法解决。
都说水土不服,找一捧故乡的土混水里喝下就能够好。但是华国远在千里之外,纵使每段时间都有从华国过来务工的人,他们又怎么会特意带故乡的土过来呢?
眼看儿子越来越虚弱,王皮特不放心儿子自己一个人待在又小又黑的小房间中,做工的时候就把他带在身边。他努力做工,希望能够多获得一点钱,能够给儿子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