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女闺中记事_作者:君沧海(271)

  “姑娘,您说七姑娘当真恨极了六少爷吗?”

  刘湘婉嘴角微微上翘:“谁知道呢?”

  赵姨娘去了,这世上七妹只剩下这么一个骨肉至亲,她怎能轻易隔断这份血脉之情,眼下不过形势所迫罢了。

  招银不懂,于是问道:“姑娘,我们回院子还是去姨娘处?”

  “回去吧!”刘湘婉淡淡道。

  回到院子,赵妈妈在屋中等的坐立难安,待姑娘一回来,迫不及待迎上去,满脸笑容道:“姑娘,可是真的?”

  “什么真的?”

  “六少爷交给姨娘抚养。”后宅女子多子多福,如今姨娘平白得了一个儿子,日后必有后福。

  刘湘婉坐在矮凳上,端起赵妈妈为她斟的温茶,抿了抿淡淡道:“妈妈莫要高兴的太早,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是福是祸日后才能知分晓。”

  赵妈妈脸上的笑容一僵,皱眉道:“姑娘?”

  刘湘婉想起一件事便道:“从明日起,妈妈便去姨娘处帮忙照看两位弟弟,待母亲寻到新的奶娘,届时您在回来。”

  赵妈妈心底不愿,姑娘可是从未离开过她身边,遂轻声道:“若老奴去了姨娘处,谁照看您?”

  刘湘婉淡笑道:“招银招娣服侍我便可,”似猜到赵妈妈心中之想法,慢慢解释道:“如今府中正乱着,六弟又初到姨娘的院子,姨娘那里想必人手不齐,这时候万不能出现任何纰漏,遂我左思右想,还是让您去最为适合。”

  话已至此,赵妈妈在说不出什么反驳的话,低声道:“老奴明白。”

  “妈妈放心,最多十天半个月您就能回来,后日便是二姐回门,赵姨娘也会迁至道观,为其诵经念佛,府中也会慢慢稳定,待母亲有了空闲,定会为六弟寻到可靠的奶娘。”

  赵妈妈低头应道。

  “妈妈去姨娘院子后,吃食上一定要时刻注意,无论奶娘喝什么汤水,一定要用银针测过方可入其口。”

  “姑娘是怕……”

  刘湘婉低叹一声:“小心使得万年船,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眼下我们还是小心为好。”这便是烫手的山芋棘手之处。

  “姑娘,赵姨娘这一去,府中情形怕是立马变了?”

  刘湘婉淡淡道:“少了一个对手,姨娘们怕是又要不安分了。”

  赵妈妈脸色怅然道:“赵姨娘去的委实可怜……”拼死生下六少爷,却折了自己的命,没了亲娘庇护的幼崽,日后境遇堪忧啊。

  刘湘婉心一紧,长这么大,她还是头次直面身边之人去世,太太虽说面慈心狠,却从未害过人命,府中庶子庶女皆平安长大,便是如她这般不讨喜的,太太虽冷待她,却并未暗暗授人弄死她。

  “姑娘,老奴听说七姑娘大闹赵姨娘的灵堂?”

  刘湘婉缓过神,轻声道:“现下想来,七妹之举怕是有意为之。”

  “姑娘,您为何这般说?”

  “人啊,突遭变故便会一瞬间长大。”七妹便是个例子,往日虽看着性子阴晴不定,但自从赵姨娘怀孕后,她们母女有了盼头,七妹的性子渐渐收敛不少,会察言观色,会拍马奉承,如今面对赵姨娘骤然离世,不得不为幼弟谋划打算。

  赵妈妈垂下眼眸,低沉道:“六少爷还好,尚有姨娘照顾,却苦了七姑娘,这般年岁,唯有自谋出路这一个选择。”

  刘湘婉苦笑:“谁说不是呢?”

  “老奴担心会因此牵连姨娘?”

  “妈妈,如今不是牵连,而是姨娘已然入局,不得不随波逐流了……”

  “姑娘,这话是何意?”

  刘湘婉喃喃道:“月满则亏水满溢,爹爹的宠爱对旁人来说或许是福,但于姨娘来说则是祸,本可平静安稳的独善其身,如今却被硬生生扯进棋局之中,进退两难。”

  赵妈妈神色担忧,轻声道:“姑娘?”

  刘湘婉转头对其笑笑,安抚道:“有时我们行事是不得已而为之,七妹想必也明白这个道理了。

  正房,菱香跪在地上瑟瑟发抖,太太冷声道:“贱婢,可知因你之失误使得七丫头对我颐指气使。”

  菱香头碰地,颤抖道:“太太,是奴婢的错,奴婢该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