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女闺中记事_作者:君沧海(666)

  “谈何委屈,便是祖父不这般交代,孙儿也打算这么做,”翊哥轻声道:“想必二哥凯旋回京之时,便是大伯解甲归田之日!”

  老太爷身子一僵,低叹:“老将少帅,朝夕更迭,自来便是这道理。”

  “自打知晓四妹要入宫,这想法便一直在孙儿脑中挥散不去,如今咱们家就如那天上的风筝,看着越飞越高,可线的那一头却被圣上紧紧拽住,若有一日圣上察觉咱们家隐隐威胁他的龙座,一剪子剪掉风筝的线头,风筝就只能狠狠摔在地上,粉身碎骨。”

  “可这样做着实委屈你,你自小刻苦读书,囊萤映雪,如今为了家族利益却不得隐匿你应有的实力,这……”老太爷说到最后竟再也说不下去。

  “祖父,只要能让家族安稳,未能金榜题名又有何妨,再说并不是名列榜首方能一飞冲天,孙儿似我爹那样,从七品县官慢慢积累政绩,有朝一日定能成为朝堂中举足轻重之人。”

  老太爷垂着头,低声道:“翊哥,此事且容祖父在想想。”

  “祖父,无需再想,孙儿受家族庇佑方有今天的成就,焉能在它身处烈油烹煮之时,只顾自己的感受,”翊哥顿了顿,又道:“孙儿知晓大厦将倾,一木难支的道理。”

  “你……”老太爷烦躁的毁掉满盘的棋子,铁青着脸,低声道:“你先回去!”

  见此,翊哥躬身揖礼,转身退出去。

  “老太爷,您怎么了?”

  “翊哥是个好孩儿,可如今府中这般光景,只能委屈他,”老太爷锤了两下胸口,低叹:“老夫这心里难受的很。”

  刘奎沉默片刻,缓缓道:“适才三少爷说大厦将倾,一木难支,老奴认为却是在恰当不过,如今三少爷只是稍退一步,有朝一日他定能大放异彩。”

  “唉……”老太爷喃喃道:“总想着功成名就,站在高处仰望众人,可真走到那个位置,却发现往前一步是悬崖峭壁,后退一步是万丈深渊,唉!进退不得。”

  刘奎低声道:“所以说府中焉何能少了您,若没了您坐镇,镇国将军府怕是风雨飘零,摇摇欲坠。”

  老太爷低声道:“得了功名利禄反而越发的小心翼翼,回头一想,这些年为了建功立业忘了家,忘了妻儿,到头来什么也没剩下。”

  刘奎回答不出,唯有弯腰捡起地上的棋子,轻声道:“老太爷,继大老爷二老爷之后,府中有睿哥及翊哥两位能文能武的小主子,镇国将军府只会越来越昌盛。”

  “昌盛与否,那时老夫已然看不到,只期许他们能保住命就好。”

  刘奎捡棋子的手一顿,低声道:“这只能看主子们的造化。”

  翊哥出去后,砚台小声道:“少爷,您脸色不虞,可是老太爷交代何话?”

  “多嘴!”翊哥斜了他一眼,冷冷道。

  砚台忙闭上嘴,低声道:“奴才错了!不该多舌!”

  “回书房。”翊哥淡淡道,祖父的担忧,他何尝不知,遂祖父派人唤他过来,心中早已猜到其原由,与他而言,并未有甚打击,失落到是有那么一点,但……但诚如祖父所说,如今府中风光太盛,若此时再出一名状元,甭说朝堂众人,便是圣上也会忌惮他们家,遂只有他退一步,方能保府上的安宁安稳,但那又何妨,谁让他是刘家子孙,承其庇佑时焉能不为此付出些许代价。

  砚台摸了摸头:……

  今日众姐妹异常的欣喜,只因韩夫子金秋下场,近几日他要闭门读书,一心科考,她们自是顺理成章不用去学堂上课。

  焉何不喜!

  真乃喜从天降!

  五姐低声道:“在祖父那里住的可曾习惯?”

  刘湘婉噘嘴道:“五姐一直未问,妹妹以为你在跟我怄气,不甚搭理我,害我很是胡思乱想。”

  五姐拧了拧她的脸颊,哼声道:“还不是不敢问,怕你在祖父院子过得不顺心,一问之下抹眼泪,何苦惹你伤怀。”

  七姐捂嘴偷笑:“六姐,不光五姐,便是我也不敢轻易开口。”

  “你们着实想多了,祖父虽脾气暴躁,但只要你顺他心意,便不会对你发火。”

  “如何让祖父顺心顺意?”五姐七姐异口同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