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女仵作_作者:锦若(403)

2019-06-08 锦若

  众所周知,莫家最出技艺工匠,且属当代莫家师傅最为有名望。便是在宫廷之中,其工艺跟技法也很是被看重。

  随着人们惊呼出声,许楚也将目光投在了那盏鸑鷟花灯上。虽然她不知道那位大师是何等地位,却也能从人群中的哑然抽气声中猜测一二。更何况,只看那盏花灯,美轮美奂,其形状为双鸑鷟,颇有凤凰风采,唯有颜色因着紫色水晶包裹而显得几分低沉。

  大周朝对这些管束并不算严苛,只要不冒用龙凤之姿,一般不会触犯天威。所以,许楚倒是没觉得奇怪。

  萧清朗见她对那盏花灯格外关注,似是带着喜欢跟惊叹,于是才悄然松了一口气,然后对着隐在暗处的魏延略微颔首。能入的她的眼,也不枉费他早早派人去京城快马加鞭的将此灯送出,还费心费力的设下此台。

  要知道,虽然百姓多只认五彩凤凰之名,对鸑鷟并不熟知。可对于他来说,鸑鷟可不仅仅是恩爱相随的化身,更是王府正妃可用的图腾。

  随着台上接连出下谜题,台下的男子大多为博美人一笑而尽力思索。从简单的猜字谜题,到化用诗词歌赋的藏头词,若非有些见闻只怕连猜第三盏灯谜的机会都没有。

  毕竟,台主规定,若是第一局未猜测的或是猜错的人,就会失去下一场猜题的机会。而猜对的,则会按着先后,由最先猜出的那位将花灯取走。

  而萧清朗,每一次都恰在第二名时候猜出。如此,倒是让许楚可惜了许久。

  并非许楚不愿意动脑子,实在是她最不擅长古人猜字谜的事情。

  像“砦门重映照残月”,“自有秋色伴西楼”甚至是“左拾遗右补阙”,听着都是文雅至极,可许楚却一个都猜不出来。

  到底她与大周朝相差几百年甚至于几千年,能重新学习繁体字跟验尸典籍,已经算是幸运的了。若要让她猜字谜,还真是有些为难。

  “一点周瑜不良,三战吕布刘关张;口说魏王曹操,十万雄兵犯疆;一旦赤壁大火,四川刘备称王;目下孔明献计,八千子弟投降。”

  这一谜题出口,许楚心里倏然一惊。在她所看的大周史书上,并没有前世熟知的三国一说,而今这谜题……

  萧清朗见许楚目露疑惑,于是解释道:“几年前曾有位名叫湖海散人的书生,常年以写话本为生,而此话本就是出自他手。曾也被京城一些书商售卖,只是后来那书生凭空消失,从他手中唯一流出的那本三国演义也就成了孤本。”

  三国演义?湖海散人?那岂不是罗贯中本人?不对,不可能是古人罗贯中,若真是他,那以他的才学,绝不可能就此湮没在市井之间。

  许楚双目瞪圆,要是这样说来,岂不是说她曾经的猜测是真的,除了她之外还有人穿越而来了?

  “公子可知道那人是谁?”

  萧清朗摇摇头,“当时我曾暗查,却丝毫没有结果。因为只是话本,所以我就未在注意此事。”不对,

  第二百章 飞来情敌

  不过他也扼腕过错失那人踪迹,因为他自那话本中,看出了那书生忧国忧民的心思。可以说,就算他是落第的落魄之人,也该是极有才华的。纵然不能入朝为官,也不该就此泯没。

  就在旁人窃窃私语商量谜底时候,萧清朗就已经抬头看向台上,志在必得道:“是讀。”

  一点三口为首,十、一、四、目、八随行,赫然就是讀。也就是,此谜面的人命内容并不重要,只要将其中量词组合,便是谜底。

  那台主听得他说出谜底,当即眉开眼笑道:“公子好才学,如此偏门的谜面都能猜到。如此,老朽就恭喜公子拔得头筹,得了这锦州城独一无二的花灯。”

  就在萧清朗接了那花灯,一脸笑意的走向许楚时候,就见人群中正有一面带纱巾的女子目光灼灼的看过来。虽然她遮挡了面容,可身段高挑,前突后凹,偏生腰身还极细宛若无骨。

  “公子可能割爱,将此灯赠与小女子?”她一开口,倒是让周围许多男子骨头都酥软起来。那声音乍一听温柔似水,入耳后却让人感受到了夹杂着几分妩媚。轻柔如春风拂面,偏生又妖又魅,如此引得一众男子看过去。

  萧清朗眉头微蹙,只淡淡的扫了她一眼,就仿佛没看在眼里一般没有搭话。他径自提着花灯走到许楚面前,浅笑着说道:“小楚可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