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马车的声音,小若朝村口方向看去,见元宵骑着马在前面引路,后面跟着三辆拉着货物的马车,不由问道:“元宵,这些东西是?”
“嫂子,这是三爷和三奶奶还有姑爷姑奶奶让老夫人带回来的。”元宵道。
小若吃了一惊,随后皱眉道:“致文他们胡闹,元宵你怎么也由着他们?”
晋州大多地方都是寸草不生之地,百姓食不果腹,他们拉着这么多东西,这一路岂能太平?
东西被抢是小事,万一伤着婆婆可怎么办?
元宵知道小若在担心什么,唇边难得的漾出些许笑意:“嫂子,如今的晋州跟我们当初离开时有着很大的变化,晋州不再像当初那般贫瘠,各地基本都有了水源,百姓能正常生活了。”
晋州的改变当然离不开莫伟钦和傅致文的努力,当然也离不开黎家兄弟造出来的引流管和水车。
正文 第1531章 荔枝树苗
1552
晋州城有着天翻地覆的变化,百姓过上了从未过有的安定日子,晋州百姓对莫伟钦这个知府感恩戴德。
傅致文把风笛县也打理得很不错,这么多年过去,常念如和孩子早就适应了那边的环境都舍不得回京了。
元宵是话少之人,只说了几句重点,不过已经足够让小若知道莫家人和傅致文一家三口在那边过得很好了。
关氏早就从小若的信里得知苗显和孟氏都在后岭村,所以在傅家见到他们的时候并不觉得惊讶。
“亲家母,赶了这么久的路辛苦了。”孟氏拉着关氏的手打量起来:“小若还说晋州那边天气恶劣,我瞧亲家母跟当年离京时也没什么区别啊。”
关氏笑了起来:“亲家母,您就别打趣我了,都老了!”
“一样,一样。”孟氏也笑道:“年纪大了就要服老,只要身体好,儿女孝顺,老就老吧。”
关氏莞尔:“还是亲家母看得开。”
苗显白天要给孩子们上课,只有私塾下学了才回来,有时候无忧被小若带出去了孟氏偶尔会觉得无聊。
后岭村的乡亲们是很热情,可村子里的妇人白天也都要下地干活没办法陪孟氏,如今关氏回来了,孟氏也有了说话的伴。
两人平时带带无忧,偶尔在村子周边走走,关氏回来后孟氏也跟着学窜起门子来,听着家长里短,日子是越过越有滋味。
这天,曹明眉开眼笑的带着方传回到了后岭村,告诉小若他低价弄来几百株荔枝树苗,说可以种到后岭村的山脚下和村口那块空地上。
小若双眸亮了起来:“树苗在哪,我看看。”
她来到这个朝代后吃过桔子,尝过桂圆和香蕉等,就是没见过荔枝,其实上辈子她最喜欢吃的水果就是荔枝了。
“我就知道夫人您肯定心急,所以快马加鞭的先带了一株树苗回来,其他的要过几天才能到。”曹明笑着让人把带回来的荔枝树苗拿了厅里。
为了确保荔枝树苗能存活,曹明把这荔枝树苗栽在盆子里带了回来,其他树苗的根部也都用泥土裹着,这是果农在卖树苗给他时传授给他的经验。
“这真的是荔枝树苗?”前世小若只见过大的荔枝树,荔枝树苗是没见过的。
曹明点头:“是的,果农说了,这荔枝树是容易种活的,不过也不能离土太久,这几天我们可以先把种植荔枝树的坑给挖好,争取树苗一到就可以把树栽下。”
小若略作思索便道:“这事我得先跟村长商量一下。”
地是村子里的,她要栽果树总得知会村长和乡亲们一声。
乡亲们得知小若要在村子里种果树当然不会反对,就是好奇这荔枝果到底长什么样,有没有桔子好吃?
村长和乡亲们都同意小若在村子周边种上荔枝树,秦庆生却持有不同的意见。
秦大良家,只有秦大良和秦庆生两个人,秦大良看着秦庆生,问道:“庆生,你是不是觉得小若这样是占村子的地?”
正文 第1532章 是个识时务的
1553
秦庆生失笑道:“村长,我怎么会这么想?小若和傅家为乡亲们做了那么多事,就算把这些地借她种果树也不算多。”
“那你是什么意思?”
秦庆生把自己的想法跟秦大良一说,秦大良高兴的拍了下大腿:“庆生,还是你想得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