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若也担心自己忙不过来,也没逞能,略一思索就点头:“好,不过既然要请就要请厨艺好的。”
傍晚傅翰文刚把昌儿接银勾巷,傅致文也回来了,把自己同窗要定的便当数量交给了小若,并问起了便当的价格。
小若早有想法,便让傅致文代笔整理出一张价格表出来。
这价格表上分为几荤几素,上面还有相应的价格,从60文到500文不等,另外菜谱最后面还有特价菜。
这特价菜跟现代的特价并不是同个意思,这里的特价菜是指特别贵的菜,可自由点餐,价格要视菜色而定。
不过有一点,那就是这特价菜每月她最多只做两次,一方面是因为她实在太忙,没办法多做,另一方面也是担心会抢了城里酒楼的生意,进而让人起疑。
菜谱上的价格对于普通家境的学子来说肯定舍不得吃,可对某些家境好的学生来说这价格再正常不过了,而比起“广聚轩”的价格,简直便宜到不能再便宜了。
“怪不得莫伟钦说大嫂有经商头脑,这张菜谱比起一般酒楼来想必也不差,要不是被我拖累,大嫂开个酒楼也能挣个盆满钵满。”傅致文突然感慨道。
要不是因为他要走科举之路,大嫂应该早就做起吃食的生意来了吧?
小若白了他一眼:“你以为没有强硬的后台,就算开了酒楼就能经营得下去?不过话说回来,你要是能考个状元回来给我撑腰,就凭我这颗天才的脑袋,十个八个酒楼也是开得了的。”
天才的脑子?
傅致文很是怀疑的睨了她一眼,默默拿起菜谱起身回屋。
“喂,傅老三,你那什么眼神?”小若愤怒的朝他背影喊道。
傅老三头也不回的摆了摆手上的菜谱,下一秒把房门关上。
傅致文关上房门又把菜谱打开看了眼,笑了。
他明白大嫂是在激励他,所以为了不辜负大嫂对自己的期望,他一定要更加努力。
状元他不敢想,可二甲是最低的要求!
因为他身后还有一家子疼爱支持他的亲人。
正文 第216章 长嫂如母
220
第二天傍晚傅致文又回到了银勾巷,这次他不仅带回了一张定餐的单子,还带回了十多两银子。
“大嫂,除去今天的饭菜,还有几个人要将菜谱上所有的菜轮流来一份,每天不重样,付了钱的我都在后面做了记号。”傅致文把收回来的银子交给了小若。
在他记忆中,自家大嫂没念过书是不识字的,便加了一句:“要是有看不懂的就问我大哥。”
“我知道。”小若接过银子数了下,拿出二两银子交给傅致文:“这钱你拿着,很快就要下场子了,该买的书和笔墨不用省着,人际关系该维持的也不能疏忽了,钱要是不够用就跟我或者你大哥说。”
她做便当的鸡鸭鱼和鸡蛋青菜空间里都有,需要花钱的只有猪肉和米还有调料,这些银子大部分是干赚的。
“大嫂,纸墨笔砚大哥前几天刚给我买了,饭又是自家带的,我没多少要花钱的地方。”
傅致文真是被自家大嫂的大出手给吓到了,要知道除了束脩,他好几个月都花不了二两银子呢。
小若看了傅翰文一眼,傅翰文开口道:“长者赐不可辞,你大嫂给你,你就收着。”
小丫头一下给致文二两银子,他也怔了下,,不过等回味过她话里的意思后才明白她的用心,而他身为致文的亲大哥竟然忽略了这么重要的一点。
如果致文这次能取得好名次,明年秋闱肯定不成问题,后年春天进京赶考,到时候可不是仅凭真才实学就行,人际关系也极为重要。
想到这,傅翰文看向小若的目光变得更加幽深......
傅致文听罢自家大哥的话,眼底闪过促狭的笑意,接过银子正色道:“大哥说得对,长嫂如母,这银子我收下就是,谢谢大嫂!”
傅致文身为当事人,当然自然更加明白人际关系需要维持的道理,因为夫子在课堂上经常会有意无意中给他们透露出一些消息,大家心里都有了底,只是他很清楚自家的情况,所以不敢向家里开口要银子,不过如今家里周转得开,他拿这银子心里也没那么大压力了。
小若的脸皮本来就不薄,再加上被傅老三调侃惯了,所以傅老三没能如愿看到她脸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