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当年的事,冯毅有些感慨:“当初的确是想过种草药贴补家用的,不过当时第一次种植就把草药种坏了,又耽误了种庄稼,得不偿失啊。”
再后来为了全家人的生计也不敢再尝试了,只在自家院子城弄了一小块地种着,等他能种出草药的时候家里的条件又已经有所好转,再后来又有了小若的帮衬,他们一家子除了种些青菜也没时间去种植草药了。
小若看了看身子还硬朗的冯毅,心念微动。
小若刚想开口说什么,却听到有脚步声进了院子。
刚要去书院喊人的李妈看到来人笑着道:“大少爷您回来了。”
冯云汉看了眼停在院子里的马车,低声问道:“山长说咱家来了贵客要我赶紧回来,贵客是来找我还是找祖父的?”
“大少爷您进屋就知道了。”李妈笑眯眯的卖着关子。
“是云汉回来了吗,赶紧进屋来。”屋里的冯毅听到声响大声喊道。
冯云汉狐疑的看了李妈一眼,快步进了屋。
冯云汉一走进厅中,视线就落在那对气度不凡的男女身上。
待自己祖父一番介绍后,冯云汉惊呆了。
眼前这对夫妻竟是当年名震西临国的“三日将军”和“妙手回春”的女大夫秦小若?!
“云汉,发什么呆呢,还不快上前见过傅大爷和秦大夫?”难得见长孙露出这副震惊的样子,冯毅心里偷乐,但脸上却一派严肃。
冯云汉回过神,忙上前给傅翰文和小若行礼:“云汉见过傅大爷和秦大夫!”
冯云汉落座后,小若和他寒暄了几句,惊讶的发现他竟然和昌儿见过面,而且还一见如故。
见小若如此吃惊,冯毅道:“小若,你不知道昌儿两年前带妻儿来‘恩城’?”
正文 第2202章 计划不如变化快
2313
小若笑道:“昌儿在外游学,行踪不定,他只偶尔给我们写信。”
昌儿在外游学去的地方多,而他们跟昌儿一样都是行踪不定的,很难知道彼此的去向。
冯云汉比昌儿要小上几岁,提到昌儿他脸上露出向往之意:“仲昌兄见多识广,可惜在‘恩城’呆的时日不多,不然我还想让仲昌兄给我那些学生讲讲他这些年的见闻也好让孩子们增长见识。”
小若笑了笑:“让他来‘恩城’给孩子们上课恐怕是难了,不过云汉你想见昌儿的话明年到京城说不定可以再见到他。”
“哦?”冯云汉道:“仲昌兄一家子是要回京城跟家人团聚吗?”
冯云汉从昌儿那听说他每隔一两年就会回京城年看望自己祖母和父母等人,就是不知道仲昌兄能在京城呆多长时间?
看着蠢蠢欲动的冯云汉,小若笑道:“昌儿他爹打算让他进礼部当差,到时候应该不会随便离开京城了。”
其实几年前昌儿曾入过礼部,不过呆的时间并不长,后来觉得自己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便辞了官继续带着妻儿游学去了,这一离京又是许多年。
冯毅一听,双眼亮了亮:“小若,云汉若是去了京城,万一遇到什么难处可以去找你们吗?”
自家长孙如今有举人的功名,已经沉淀了几年,这次打算前往京城参加来年的会试,京城千里迢迢的,他们在京城又无亲无故,他就担心长孙在京城遇到什么难处连个求助的人都没有。
“当然可以。”小若很爽快的应了下来:“回头我让人把我的拜帖送过来,云汉去了京城若是遇到难处可拿着我的拜帖去苗府找我爹和我大哥二哥,或者去傅府找我家二叔也成。”
冯云汉大喜,起身再次郑重其事的给小若行了个大礼:“多谢秦大夫。”
小若半开着玩笑道:“你祖父可是我的先生,这点面子还是要给的。”
“哈哈~~”冯毅乐道:“我的学生当中,小若你可是最有出息的。”
傅翰文和小若原本是打算在冯家吃了晚饭才回城的,只是计划不如变化快,就在李妈就快把晚饭做好的时候元宝找了过来。
傅翰文一见元宝神色便知道有事:“说。”
“老大,我本来听你的吩咐打算把那个小毛贼送到府衙去的,谁知刚到府衙大门口就被人给拦住了。”元宝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