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我想去京城看看静文。“小若道。
“那响响怎么办?”关氏担心女儿和外孙,可也不放心孙子啊,响响还在吃奶呢。
小若也不放心儿子:“娘,响响还小离不开我的,我如果去京城的话肯定是要把响响一块带上。”
“这信是致文写的,那静文和伟钦还有亲家母的意思呢,也要你过去吗?”关氏急切问道。
女儿毕竟出嫁了,如果亲家和亲家母那边没有要他们插手的意思,小若就这样过去万一让亲家他们反感怎么办,她不得不为静文考虑。
“娘,莫家人在为孩子发愁,哪里想得到这么多,这是致文的意思。”小若知道婆婆的顾忌:“我就是到京城看看,如果孩子没事我就回来了,我知道分寸的,娘您不用担心。”
关氏想了想也觉得还是让小若去看看放心一些:“行,那先跟翰文说一声,看看他能不能陪你一块去。”
如果翰文没空,她还真不放心让小若一个人带着响响去京城。
傅翰文看了小若让元宝送到武馆的信后赶回府中,小若把自己想带儿子去京城的事一说,傅翰文想都没想就答应了:“行,我陪你去,你收拾一下,我们明天一早启程。”
静文伤了身子,这孩子要是有个好歹,不说静文,就是母亲都怕承受不住这个打击。
“大嫂,我帮你收响响的东西。”邵氏道:“京城的天气也不知道怎么样,也不知道你们要去多久,我看今晚能不能把给响响做的棉褂子给赶出来。”
邵氏平时少出门,打从响响出生后她就经常给响响做小鞋小袜和小衣服打发日子,这会手上还有一件快要完成的棉褂子。
就在当天傍晚,小若收到了姜佳雪的来信,说茵城那边的新街道已经建好,问她什么时候能回去。
小若给姜佳雪回信,把自己要去京城的事告诉她,并附上一张单子,让她全权处理铺子的事。
傅翰文把元宵留下来守家,由元宝送他们前往京城。
关氏和邵氏将他们送到城门口,反复叮嘱着他们一定要让静文放宽心。
与此同时,京城莫家。
因为孩子体弱,满月宴都没有办,丞相夫人孟氏只派了个嬷嬷送了个纯金打造的长命锁过来。
傅静文看着襁褓里的瘦弱得跟只小猫儿似的儿子,泪水在眼眶里打转。
告假在家的莫伟钦看着瘦弱得连哭声都小得可怜的儿子也阵阵心疼,言不由衷的安慰道:“刚出生的孩子都是这样的,等大一些就好了,没事的。”
正文 第774章 有没有个准信了
787
“你不用骗我了,”傅静文倔强的泪水终于还是落在了儿子身上:“我是看着昌儿长大的,昌儿刚出生那几天小脸是皱皱红红的,可没几天就长开了,哭声可大了,哪里像这孩子......”
莫伟钦听得心里难受不已,无声的将他们母子拥入怀中安抚。
莫御医按例每天傍晚来到莫家,看完孩子后还是那一句:“好生照看着,千万不能大意,也不要喂太饱。”然后就离开了。
另一屋子的莫父坐在床头发着呆,莫母坐在旁边抹着眼泪。
“莫御医每回来都是这句话,到底有没有个准信了?”莫母压抑的低泣着,怕被儿子儿媳妇听到自己的哭声。
莫父没开口,只是一个劲的叹气。
莫母抬头看了自家老头子一眼:“当初娶静文的时候我可是亲口跟亲家母做过保证,咱们家钦儿是不会纳妾的......”
“我有说要让钦儿纳妾吗?”莫父怒声打断莫母的话:“静文之前身体好好的,是进了我们莫家门后才把身子弄垮的,我在你眼中就是这么不讲道理,没有人情味的人吗?”
如果静文本来身体不好导致子嗣困难,他还有可能动让儿子纳妾的念头,可是静文进莫家门后怀了两胎,第一胎没有顺利生下来也是因为赶路的原因,第二胎生产时又是九死一生,他是多没良心才会提让儿子纳妾的事?
在莫父心里,他们始终都是泥腿子出身,他压根就没起过让儿子纳妾的念头,都是自家这老太婆时不时的念叨他,弄得他心烦。
莫母来到京城后很不适应,特别是儿子官场上那些应酬,女眷之间的来往让她不知所措,多亏得静文拖着虚弱的身子在旁指点着她,才没让她闹出笑话来,她一直觉得当初让儿子娶静文的决定再正确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