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人两天没有吃到这样新鲜美味的吃食了,这一顿大家都吃撑了。
众人又走了两天,眼看小若从空间里取的水都要喝完了,还没见到人烟。
就在大家都快绝望之时,元宵派出去打探的人回来了,告诉他们前面七八里处有个叫土镇的小镇。
众人脸上总算露出笑意来,赶在天黑前赶到了土镇。
到了土镇,众人惊呆了,因为这土镇总共不过百来户人家,人数也不超过五百人。
土镇没有客栈,元宝见了当地的里长,向他借了两个院子。
他们一行人的到来让土镇热闹了起来,虽然已经是晚上了,当地的百姓还是挤在他们的院外好奇的探头探脑。
“哇,真的是马车耶!”有人惊奇的叫了起来。
“你怎么知道这就是马?”有人提出质疑。
先前惊呼那小伙子不敢吭声了,因为他也是猜的。
响响刚好听到两人的谈话,朝那小伙子咧嘴笑道:“大哥哥,这就是马车。”
那小伙子一听,开心的喊道:“听,我没猜错呢,是马车!”
正文 第1211章 为什么要到这么贫瘠的地方来
1229
土镇的里长怕乡亲们影响这行外来的贵人歇息,把乡亲们都赶回家去了。
“各位,真是不好意思,我们土镇难得来外人,乡亲们是高兴,不是有心冲撞各位,还请各位贵人莫要见怪。”里长抱歉的对傅翰文一行人说道。
小若勾唇道:“里长言重了,你们土镇的乡亲跟我们老家的乡亲们一样热情好客,我们高兴都还来不及呢,怎么会见怪?”
听这土镇里长的谈吐,倒不像是普通的农户,不由问道:“里长您识字吗?”
“小时候念过几年私塾,识得几个字,不知有什么能帮上这位夫人的?”里长客气却不显卑微的问道。
“没有,我就是随口一问。”小若笑道:“里长,我们一路走来没遇到任何人家,路上把能吃的都吃完了,不知土镇可有粮食等东西可买?”
“有的,有的。”里长忙道:“不过我们土镇各家各户存放最多的就是马铃薯了,贵人要是想买的话我可以让乡亲们送过来,不知道贵人要买多少?”
马铃薯?
小若有些惊讶,她到这个朝代后还是第一次知道这个朝代居然有“马铃薯”。
“里长,只有马铃薯吗?”小若又问:“有没有青菜啊鱼肉那些?”
里长迟疑了下,说道:“不瞒这位夫人,我们土镇之所以叫做土镇是因为我们这个镇方圆百里除了一条时不时断流的小河,没有其他水源,所以几乎没什么人种植青菜,养殖就更不可能了。”
马铃薯产量高,又耐饱,所以土镇的乡亲们除了种植马铃薯,偶尔也会出去找些短工做,不然生活也难以维持下去,这也是为什么土镇面积这么广,人口却这么少的主要原因。
傅翰文见这位里长谈吐不凡,便把他留了下来,夫妻二人跟他聊了将近半个时辰。
夫妻俩从这位里长口中了解到不少东西,原来不光土镇缺水,整个晋州城有将近一大半的地方几乎每年都会闹一次小干旱,晋州城的百姓都是经常迁移的,不过等当地人都有落叶归根的情结,等干旱一过都会回到原地。
送走土镇里长,小若皱眉道:“傅大哥,你说我爹为什么要把伟钦安排到这样贫瘠的地方来?”
听土镇里长的话,这晋州不是一般的穷,想要改变晋州眼前的困境不是三五年能搞得定的,伟钦外放几年能在晋州做出政绩来?
想到莫伟钦,小若抚了下额。
还有老三呢!
当初她只想着让一家人近一些,却不知晋州会是这样一个情况,但愿老三和念如别怪他们好心做坏事才好。
“你爹这么做自然有他的用意,别想那么多。”傅翰文安抚道:“别的我们帮不上,不过我们或许能在货物流通上帮上点忙,不管任何地方,只要货物流通了,这个地方不可能会是一潭死水。”
听了自家男人的话,小若对莫伟钦也多了点信心。
父亲总说莫伟钦是干实事的人,但愿他不会让父亲失望,也别让静文担忧。
正文 第1212章 土镇百姓的粮食
1230
第二天,土镇的乡亲们听说镇里来的外乡人没了吃食想买马铃薯,纷纷将家里最大个,最新鲜的马铃薯挑了出来给小若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