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耳过来。”顾胜庭对严保金招了招手。
严保金凑近顾胜庭,顾胜庭在他耳边低语了几句。
严保金听后一阵恼怒:“表哥你放心,这次我一定会把事情办好,将功赎罪的!”
正文 第1244章 没干涸过的丽河
1262
姓傅的竟假公济私,这次他一定要让姓傅的为他所做的一切付出代价!
顾胜庭安抚了严保金几句,严保金这才心平气和的离去。
“蠢货!”
严保金一离开,顾胜庭就不屑的低骂了句。
要不是自己手头上没人,他怎么会用这感情用事又愚蠢的严保金?
顾胜庭和严保金筹谋着报复傅致文的事且不提,傅致文处理完公务又带着常念如到百姓的地里去看百姓们所种的庄稼。
小若得知他们要下地,也带着响响跟了过去。
一路上,百姓看到傅致文和常念如都亲切的跟他们打招呼,又问起了小若和响响来。
得知是他们县令大人的大嫂和侄子,眼神不由变得古怪起来。
百姓对他们的态度很容易说明问题,傅致文在百姓心目中是个好官,可因为外面的谣言,百姓不喜他们呢。
小若很清楚百姓看到自己为什么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不过她没在意,事情很快会有反转的,顾胜庭就等着被打脸吧。
这时是风笛县百姓种西葫芦和毛豆等家作物的时节,地里随处可见忙碌的百姓的身影。
小若看到好几个男子用板车不知从何处推来了满满一车的水送到地里浇地,不由对傅致文问道:“他们是去哪里弄水?”
不是用挑而是用板车推,路程肯定不近,而她也知道整个晋州都水源不充足,所以整个晋州才会如此萧条。
说到水源的问题,傅致文就头疼:“本来风笛县外就有条河的,不过一入冬河就干了,这些百姓都是天还没亮就到十多里外的丽河去拉水,家里人口多的每天还能抽上一两个人去拉上几回,家里人口少的,又要拉水又要整地,过得很是辛苦。”
现在说是要凿新河道,可河道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凿得成的,至少他在风笛县这三年恐怕看不到百姓不再为水源的事奔波。
小若听罢这话后皱起了眉头:“那丽河水流如何?”
“丽河水流湍急,整个晋州县百姓几乎都是在用丽河的水,据我所知,近十多年来,这丽河还没干涸过。”傅致文来到风笛县后下了不少功夫,小若一问他随口就道。
“你们开河道是从丽河引流吗?”小若又问。
“不是,从丽河引流的话成本太高,伟钦说晋州没有这么多的资金可用来开发河道,只能从风笛县外的小河引水过来。”
小若无语:“风笛县外的河都干了,你们开这河道有意义吗?”
“那河只是入冬了才干的,往常虽然河水不大,但也够周边几个县的百姓用了。”傅致文道。
开发河道的事必须一步步来,能改变一点是一点。
“伟钦说了,等以后有了钱,我们再想办法将丽河和风笛县外的小河凿通,到时候就不用担心会河水干涸了。”
小若也知道莫伟钦这样的打算没有错,可她就是觉得太费事了,肯定会有办法一步到位的。
她不懂水利的事,打算回去问问黎家兄弟。
正文 第1245章 闹事的佃户
1263
说起黎家兄弟,最近也不知道他们和曹明兄弟俩在忙些什么,整天都不见人影。
这时他们走到只有一位老人家的地里,那老人家抬起头,看到是傅致文后不好意思道:“傅大人,您这么忙就不用来帮我这老头子了,我那孙子今天出门早,很快就能回来了。”
傅致文笑嘻嘻道:“水伯,我整天窝在衙门,今天总算有功夫出来透透气,你就当我是出来锻炼的好了。”
这水伯儿子的儿媳妇年纪轻轻就得病相继去世了,他老伴又去世得早,独自把孙子拉扯大。
水伯的孙子也才十一岁,因为长期营养不良长得又矮又小,可为了生计,那孩子不得不每天一大早就跟着乡亲们一块到丽河去拉水,水伯则负责地里的活儿。
傅致文偶尔会来帮水伯干些农活,让他能抽出时间陪孙子一块去拉水,减轻那孩子的负担。
傅致文来负笛县后帮不少百姓干过农活,而像水伯这样的人家也比比皆是,傅致文没办法一一顾及到,只能尽自己所能帮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