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乐田园小萌妻_作者:沁温风(935)

  陈玉燕以为自己不告诉父母,他们就不知道自己在单家的艰难,其实陈白光夫妻俩也是心疼女儿,不忍让女儿难做才没吭声的。

  听了陈夫人的话,小若笑了起来:“那就好,单二奶奶的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其实这并不难想像,以前单家老二和陈玉燕只不过是名义上的夫妻,两人成亲几年连夫妻之实都没有,再加上父母兄弟等人数落陈玉燕的,久而久之,单老二内心对陈玉燕多少会有不满,夫妻关系又如何会好?

  可是两人有了肌肤之亲,两人关系自然有了突破性的发展,只要单家老二不是真的傻,夫妻之间肯定会发生很大的改变,再加上陈玉燕怀上身孕,单老二会有所转变也不奇怪。

  不过以前小若一直觉得男人在男女之事方面是无师自通的,遇到陈玉燕这事后她才明白,也不是所有的男人都跟她家男人一样的。

  晚上小若把自己的想法跟自家男人随口一说,男人挑了挑眉道:“什么意思?”

  小若睨了他一眼,故意道:“我真怀疑你之前是不是真的有那么干净?”

  男人脸黑了黑:“你最近是不是太闲了?”

  他这媳妇一闲下来就喜欢想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得多找些事给她做才成。

  “还行。”小若眯眼笑道。

  “致文说想在风笛县办个给孩子启蒙的私塾,正在找合适的夫人,反正乡亲们的果树已经栽好,你要是有空的话不如去帮帮老三。”

  闻言,原本趴在他身上的小若忙坐起身:“致文不是说衙里没银子了吗,他哪来的钱办私塾?”

  办私塾的宅子别说是新建,就是用租的也是要花银子的,更别提每个月要给夫子的束脩了,而风笛县的百姓就算能让孩子上私塾,他们肯定也是拿不出银子的。

  正文 第1285章 致文办私塾

  1303

  说到这事,傅翰文也不得不佩服老三的厚脸皮:“他跟顾胜庭那些大地主打借条借了一大笔银子用来建私塾,这笔银子大概能用到衙里条件缓过来。”

  “哈哈~~”小若乐了:“老三有长进!”

  傅翰文也笑了起来:“不过老三现在正为请夫子的事苦恼着。”

  晋州是出了名的穷困,在晋州当夫子一般都会举家而来,普通的农户都不愿意过来,更别说是夫子了,所以在晋州只有晋州城有一个私塾和一个书院。

  小若知道在这个朝代,商人低贱,农民难生存,想要出人头地只有从武或从文两条路可走。

  致文能想到先跟本地的地主借银子办私塾,这主意是不错,但凡事起头难,小若觉得自己还是帮老三一把吧,她空间里正好还有十几套启蒙的教材可以借给孩子们用用。

  傅致文得知自家大嫂愿意在自己找到夫子前先给孩子们上课,怕她反悔,忙在县衙附近先租了个院子,把愿意进私塾的七八个孩子叫了过来,让小若先给他们上课。

  这七八个孩子年纪半大不小,小若怕他们把教材损坏,只有上课的时候才把教材发放到他们手上,一下课就把教材给收回来。

  在风笛县根本就没有书斋,买不到笔墨纸砚,就算在书斋,百姓们也买不起,所以小若给这几个孩子做了一个简易沙盘,给他们带回家练字。

  这些半大的孩子每天还要下地干活,小若每天只给他们上半个时辰的课,有时候会再腾出一两刻钟给孩子们讲讲故事。

  小若不像一般的夫子讲课那般枯燥无味,虽然上课的时间不长,但孩子们却能很好的掌握住她所讲的内容,这些孩子回去后,边干活还能边把小若给他们讲的课或故事转述给自己家人听。

  这些孩子的父母惊喜不已,这消息一传十,十传百,原本不愿意送孩子进私塾免得耽误农活的百姓纷纷改变了主意,亲自把孩子送到了小若面前,求她教自己孩子。

  傅致文一数人数,已远远超出他预估的人数,他派人到外地打的桌凳远远不够坐。

  百姓们知道桌凳不够也不介意,说可以让孩子坐地上上课,反正这会是夏末,坐地上也不担心孩子会生病。

  小若觉得这个主意不错,索性让盛妈妈用一些旧布拼接起来,连她也坐在地上和孩子互动,这让孩子们觉得很新奇。

  期间有一位地主在晋州城里上学的孙子休沐的时候到私塾来看了后都不愿意回晋州城去念书了,哭着要留在这私塾念书,要跟小若一块学习,那地主没办法,只好答应让这个孙子先在私塾念一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