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老太太狠狠的瞪了单老大一眼,用从来没有过的温和语气对单志忠道:“老二,别听你大哥胡说八道,娘知道你在那边辛苦,可是你上回不也说了,玉燕的娘家在风笛县,你在那边做事,玉燕和孩子也有人照顾。咱们已经分了家,你们要是回来,你说让谁照顾玉燕?”
单老头也接话:“老二,你娘说得对,你就再辛苦几年,我和你娘都商量过了,再过几年我们动不了了就把地给你们兄弟几个分下去,到时候你们再回来,你们兄弟几个轮流照顾我和你娘。”
他们年纪越来越大,手里多握些银钱,以后也不用担心子孙不孝顺他们。
单志忠抿着唇不说话。
单老头给单老大使了个眼色,单老大这才憋着气道:“老二,大哥刚才也是有口无心,不是针对你,你就听爹娘的,回养殖场去吧。”
之前他以为养殖场里的差事轻松又有钱可挣,心里才觉得不舒坦,可是听老二说那里的活儿又累又脏,而且挣来的钱要上交那么多,自己却捉襟见肘,他就改变了主意。
爹刚才说了等过几年就把地分给他们兄弟,而他是老大,到时候分的地肯定是最多的,到时候他就能自己当家做主,这比什么都重要。
单志忠还是不说话,单家两老又温声细语的劝了好一会,还忍着肉疼让老大媳妇给他蒸了碗大米饭吃了才送他出家门。
陈夫人看着女婿红光满面的回来,惊得眼珠子都差点掉下来。
陈玉燕看到自家男人这表情,便知道自家男人把单家人搞定了。
事后小若从陈夫人口中得知此事后直夸陈玉燕聪明,陈夫人却心酸道:“我这女儿也是被逼出来的。”
以前自家女儿说个谎都会不安好几天,可现在都知道耍手段了,这还不是给单家那些没有良心的人给逼出来的?
如果可以,她愿意女儿一辈子天真单纯下去。
“陈夫人,我倒觉得玉燕现在这样子很好,至少不会再让自己受委屈。”两家相熟后,小若直接以名字称呼陈玉燕。
正文 第1349章 连任
1367
听了小若这话,陈夫人忍不住笑了起来:“秦大夫说的也是,我那女儿现在比以前有主见多了,什么事都能自己抓主意,都不用我操心了。”
女儿毕竟嫁了人,如今也从单家分了出来,虽然只分了间破屋没地方可住,可只要女儿女婿两人和和美美,女婿好好在养殖场干,迟早能在风笛县买下屋子的。
“探花楼”的生意很稳定,一天能挣个百儿八十两,这个数目对晋州城百姓来说已经是个天文数字了,可是对于苗若尘和小若来说真的一点都不多,毕竟建这个酒楼前期花费的银子不少,而且这还是小若和自家二哥合股的酒楼,钱一摊也真的不算多。
倒是小若那个原本没有病患上门的药堂,因为每天都开着门,不管病患什么时候上门都找着大夫,药堂的大夫医术好,价格又公道,这药堂渐渐被百姓所接受,风笛县百姓要是有个头疼脑热什么的也纷纷到小若这间药堂来看病,不再找那个不一定能找着的本地大夫了。
立峰村那边,小若从空间里搬出不少笋丝干,用小布包分成一小份一小份批发给立峰村的乡亲,给他们支摊子,等他们卖出钱再给小若付进货的银子。
除了笋丝干,还有五香豆腐干、红薯条等零嘴,但仅仅这样还是没办法改善立峰村乡亲们的窘况。
直到入秋,丽河那边的水源总算引流到鼓风村和立峰村,立峰村百姓才彻底有了改变。
官府给立峰村还有附近几个比较穷困村子的百姓发了粮食种子,还派了有经验的农夫过去教乡亲种粮食。
而风笛县城那边的百姓已经收了两季水稻了,也不知道是天气关系还是土地不够肥沃,早稻的收成都不太好,不过晚稻乡亲们有了个大丰收。
当看着乡亲们捧着打下来的稻谷嘴巴都快咧到耳根后面去了,傅致文觉得很有成就感。
关氏从莫伟钦的来信中得知整个晋州的晚稻收成都不错,心里很为儿子女婿高兴,想着儿子和女婿若是高回京城,那她就和老大一家先回后岭村,谁知却得到朝廷要莫伟钦和傅致文留任的消息。
“怎么会这样?”关氏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她一个多月前就开始收拾东西准备回去了。
她还给村长秦大良去信,告诉乡亲们他们很快就会回后岭村的,虽然没说好日是期,可乡亲们肯定是收以信后就开始盼着他们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