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二美_作者:桂仁(174)

2019-06-07 桂仁 种田文

  只就着四下的灯火,看了看信上封皮。

  然后,他就连眼角带脸皮,一起欢快的开始抽动了。

  “汉王府平安敬启。”

  谁不知道小太监平安,乃是汉王身边第一得用之人?给他写信,那不摆明是给小殿下通风报信?

  薛慎是有心帮助美娘,可不包括为了她,去跟闵柏暗通款曲,眉来眼去啊!

  可那凝翠馆是什么地方?

  他已经打听清楚了。别说高攀,他大概连门都进不去。

  怎么办?

  拧着眉头,薛慎到底解下腰间荷包,把络子连信一起塞进去,转手递给家仆。

  “给汉王府送去。”

  家仆比他还记仇,接都不接,“不去。”

  薛大姑娘是他娘带大的,针线也是他娘教的。

  他却是和薛慎一起,在薛大姑娘的照顾下长大的。

  大姑娘没了,他娘跟没了亲闺女一般,哭得眼睛都快瞎了,身子也越发不好。

  他就跟没了亲姐姐一般,恨死那些人了!

  老爷总说,他们不该怪汉王殿下,那也是个无辜的孩子。

  家仆知道这道理。

  可每回瞧着那位小殿下平平安安长大,还越长越好看,还好多人夸他懂事明理,他就总是想起没了的表少爷。

  要是他还活着,也该有这么大了,肯定也是个又好看又招人喜爱的好孩子。

  可现在,什么都没了。

  这世上连记得他的人,都没几个了。

  家仆一想起来就难受,才不愿意跟汉王府沾边!

  薛慎心中叹了口气,“我这是在害他呢!你想啊,楼上那姑娘是他救的。若知道她出了事,他定是要冲冠一怒为红颜的吧?如此一来,御史是不是要说话了?皇上是不是要生气了?后头跟着煽阴风点鬼火的人,可多着呢!”

  家仆一想,似乎是这个理。

  这是在“害人”,不能算“投敌叛变”,于是把荷包接了,想想又换上自己的。

  “你那荷包贵,足足一两银子。我这个便宜,就十文钱!”

  大姑娘没了,他娘眼睛都快瞎了,主仆俩就成没人管的野孩子了。一应针线都得花钱置办,能省则省。

  薛慎收回荷包,又叹了口气,“阿良你快娶个媳妇吧,也不求她会绣花,好歹能做个十文钱的荷包,能省老多钱呢!”

  薛良木着脸,“那你怎么不先娶个少夫人?少夫人肯定能做一两银子的,更省钱。”

  主仆俩对视一眼,都不吭声了。

  他们都恨那些人,可他们更恨自己。

  身为薛家的男人,没有保护好大姑娘和小外甥,他们不配成亲!

  起码,在替他们讨回公道前,不配。

  抬起头,薛良拿着自己的旧荷包,在街上左看右看,看到一个穿着“顺心”短褙的小男孩了。

  显然才跑完一趟,头上汗津津的。

  “湖州汉王府,你们送不送?”

  小男孩仰头看他一眼,“送王府?您家没下人么?”

  那么高大上的地方,谁会用他们这些小乞丐啊?

  薛良老着脸道,“我家就我一个下人,走不开。这也是给王府下人的,但是一定要亲手送到本人手上。”

  第109章 烧钱

  瞧那荷包旧的,也不象是什么好东西,给下人倒说得过去了。

  小男孩想着老大交待的话,要“胆大心黑”,便提了个高价,“去汉王府要过江,来回至少两三天工夫,至少一两银子!”

  素来小气的薛良顿时允了,连讨价还价都没有。

  “你回来时,给我在湖州城带两对活鸭和一坛老鲁家的米酒回来,这是一半订金。另一半和货钱,回头都到我家来取。”

  小男孩用心记下,收了钱,给了薛良一块对牌,走了。

  薛慎很震惊,“阿良你学坏了,哄人家小孩子跑一趟湖州府,还带么多东西。你省下来的,都不止一两银子!”

  薛良才不理他,“他回去一打听,自然知道该怎么办了。有本事,你回头别吃我的米酒和鸭子!”

  薛慎冷哼,“说的好听,还不是得我做?你烧的菜,吃得死人!”

  薛良斜眼,“要不是每回家里写信来唠叨,你当我乐意管你?多少年前着的凉,总怕你落下症候。哪个冬天不喂你吃上几回,全家人都不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