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回为了故意分半成干股给他,美娘还特意先给了谭迎春,就是想打消师兄的顾虑,也是瞧出他的窘迫,想让他手头宽裕些。
上官令也是瞧出女弟子的好心眼,才故作偏心,替美娘张罗,也是暗地里相助的意思。
那日他跟美娘说,薛慎会“官运亨通”,是真的。但后半句他没说的是,这孩子的面相,还是个“注孤生”的。
不是娶不到老婆,而是得不到襄助。
他会因能力受到重用,也会因性格结不到善缘。
最终成为当权者手中的一把刀,伤人的同时,也伤到自己。
不过好在,他在还能改正的年纪,遇到美娘了。
这个小姑娘正用她细致的体贴与善良,在温柔的改变薛慎的性格,也悄然改变他的命运。
将来如何谁都不能预料,但上官令觉得,有自己这个老师,和这对好心的师弟妹,“注孤生”是不太可能了。
是的,小师弟也是很体贴的。
从来不会在师兄面前施恩,只以平常心待之。还会顾着师兄的面子,当然也是喜欢,才故意去占师姐的便宜,好让师兄看起来没那么特立独行。
上官令看在眼里,其实是很欣慰的。
或许他晚年这关门的三个小弟子,将来还能给他带来不一样的惊喜。
转日午后,天空中又开始飘起雪花。
江婉婉搓着手,在院子里仰脸看了看天,拎起炉上刚炖好的红枣山药羹,打算给长春道长送一盅去。
这是杨公公的拿手小菜之一,纯素,炖得绵软如泥,比肉还鲜美,特别适合冬季滋补,就是极费工夫。
一早拜托杨公公做了,江婉婉可是盯了大半日的火,这会子才得。
因老人家都在眯眼打盹,便低声跟写字的郑飞扬,交待了一声。
郑飞扬道,“这会子下雪呢,恐迷了眼跌跤,要不晚点再去吧。”
江婉婉笑,“再晚就得吃晚饭了,也就是这会子,都该午睡醒了,正好吃一小盅暖暖胃。趁这会子雪才下,我赶紧送去,回头怕雪下得大了,倒是真不好走了。”
“还是你们女孩心细。近来美娘妹妹总是麻烦道长做东西,咱们既想到了,是该替她周全。那我去吧。”
“不必。你做你的功课,我顺道瞧瞧姑娘那儿有没有要帮忙的。罐里还有,要是你饿了,自己添去。”
郑飞扬也很懂事,“这样精细吃食,让老人家和你们先吃,我看待会有没有剩下的,再吃就好啦。”
他还起身拿了蓑衣斗笠,给江婉婉披上,“别嫌粗糙,你要拎东西,穿这个倒比打伞利索。”
江婉婉俏皮一笑,“你不说我也想借的,谢啦。”
她提着食盒走了。
瞧她背影,郑飞扬心中生出几分淡淡怜惜。
明明是个官家小姐,却落到为奴为婢,也算是可怜了。
第179章 没门
江婉婉到了观中内院,长春道长果然午睡才起。正好有些饿了,对这山药羹赞不绝口。
美娘在隔壁药房,正跟几个擅长药理的小道长们,折腾养生美容秘方。
见此,小道士们打趣,“这本就有个会拍马屁的。再来一个,师父更要嫌弃我们了。”
美娘也笑,“所以赶紧把这些方子琢磨出来,早些把我们赶出去才是正经。”
说笑一回,美娘便要回去了。她算着谭迎春的二哥,差不多也该来了。
下雪改期?
不存在的。
上官先生的亲自指教,哪怕下刀子,这些读书人都会哭着喊着赶来。
便连如今薛良在苏栋那边教小乞丐,都极受敬重。
虽说被小薛大人生讹了三百两,他们连状都没告一声。还是薛慎自己良心不安,主动跟师妹解释了。如今手头紧,回头会还。
美娘觉得还不还钱无所谓,多教些本事才是正经。
那些大娘姑娘们,三天两头送小薛良一件针线活,连薛慎都颇为眼热。
听着有客来,江婉婉便道,“正好我穿着这身,不如就我出去迎一迎吧。”
美娘道,“那榛儿带把伞,你俩一起去,我在后头亭子里等着你们。”
毕竟是青年男客,省得一个年轻女孩去了惹是非。
尤其如今住在道观里,就算道长们宽厚,但美娘还是很注意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