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二美_作者:桂仁(372)

2019-06-07 桂仁 种田文

  那边新组建的画眉石加工作坊,遇到点技术难题,效率略低。

  薛慎一时嘴快,在师妹跟前吹嘘自己如何在代州挖石炭,学了不少工程绝技,美娘本着物尽其用,当然派他过去瞧瞧了。

  自己挖的坑,自己哭着也要填完。

  薛慎走了。

  至于他的跟班薛良?

  人家才不跟主子一起走,他还有教书育人的大事呢!

  第238章 大方

  当初薛良离开之后,芜城那位德艺双馨的魏老秀才,便应承下去给顺心小哥们代课的差事。

  但他到底年纪太大,苏栋他们只在每月天气特别好的时候,才会在白日里,驾着马车接老先生来上一课。

  这样的效率不怎么高,所以薛良小先生一回来,摸了摸底,就大刀阔斧的给大家开始补课啦!

  管他能理解多少,先灌下去再说。

  要说填鸭式教育,也是一种教育,就是薛慎也不好拦着人家读书上进,只好孤零零的赶去双河镇了。

  一边讶异这边的道路平坦,又惊叹于百姓的忙碌,连走路的节奏都比旁处快上几分。

  等在矿石工坊,见到在这亲自主持工作,满身是灰,跟普通工匠也没什么二样的韩彻韩大人时,他倒是理解了几分。

  就跟草原上的羊群需要领头羊一样,一个能干又肯干的父母官,能带给地方的变化,是无比巨大的。

  县太爷都撸起袖子来干活了,百姓们怎可能不卖力?

  再说,这矿石赚钱着呢!

  闵柏也大方。

  虽说封地矿脉都归他所有,但他却不独占这份利益。

  只从王府派人来管着账,抽取他应得的一份利益。余下就交给韩彻打理,也就是分利于民了。

  对于百姓们来说,干活能实实在在的拿到钱,是最重要的。

  就算这种画眉石加工起来特别累,需要手工打碎成粉末状,大家还是愿意来卖力气的。

  可这个产量实在太低了,远远不能满足需求,且人也容易受伤。

  薛慎看了一回,见离矿区不远,就有处河流,且水量不小,河上还架着用来灌溉的水车。便将上官令在代州设计的一款,运用风力的风车改以变化,设计了一款水车。

  图纸画出来之后,韩彻茅塞顿开。

  当即着工匠去做,这边便陪着薛慎回府衙歇息。

  小英娘听说她爹终于从工地回来了,顿时迈着小短腿跑来问。

  “爹爹爹爹,我的股呢!”

  小丫头如今已经搞明白了。

  原来这个股不是她玩的那个小拔浪鼓,是可以分铜板,甚至银子的股!

  漂亮的龙女姐姐说了,她和哥哥一人一半哟!

  可她找娘,娘说在她爹手上。

  找爹,爹成天在作坊里呢。

  早出晚归的,她没睁眼就走了,睡着了还没回。

  这好不容易在她清醒的时候回一趟家,就算有客人,小英娘也赶紧来讨债啦!

  可韩彻,还真不敢给女儿。

  作为主发掘人,韩彻在收到王府结算的第一笔款时,是震惊的。

  他原以为,乌发膏才是暴利。

  没想到,那小小的石笔竟也如此赚钱!

  美娘并不贪心,就算是闵柏早交待过,这个画眉石矿交给她来打理。但除了乌发膏,石笔和颜料这两项的分润,美娘都没要。

  颜料是汉王府和白龙观来分,她只在石笔上,替韩家争取了一成的发明创新股。

  这也是从谭迎春那儿学来的新名词。

  一是奖励英娘小兄妹折腾出了石笔,二也是奖励韩彻,尽心尽责,发掘了画眉石。

  再只谭迎春,拿了个二十两银子的外观设计费。

  她把那后世眉笔的样式,借鉴来做石笔了。

  中间只须裹着一根细细的石笔芯,外壳全是纸糊的,用到哪儿撕到哪儿,十分便利。

  但也正因为这份便利,和制作原料的低廉。所以石笔卖得特别便宜,才十文钱一支,又不需要沾墨,就能写好久,所以销量特别大。

  皇上大方的让户部拔了,嗯,一千两银子,就订了十万支笔,准备发放军方。

  但光这里头的利润,分出一成来,也有好几十两。

  更别提美娘特意将这石笔,拿到原林下半年的订货会上去卖。顿时被精明的商家,抢购了几十万支。

  所以光这首批结算款,都近百两银子了,韩王氏哪里敢拿给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