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二美_作者:桂仁(383)

2019-06-07 桂仁 种田文

  对,人家卖果干的重点不在卖果干上,而是卖的这份巧心思。

  这样一对比,孟老爷子回头看看自家用竹筐装得整整齐齐,还贴着“定州燕枣”斗方红纸的枣儿,怎么看怎么俗气,实在卖不出手。

  这得亏是他来了,要不就儿子弄那大筐,怎么卖得过人家?

  眼看孟静丰还在皱眉苦思,老爷子已经有主意了。

  要说你爹永远是你爹!

  孟老爷子眯着老眼一琢磨,令儿子赶紧去买了一批牛皮纸,裁得方方正正,大小不一。分别包上两斤,一斤,半斤的份量,拿细麻绳一捆。

  上面贴一张大红剪纸,当中是个福字,四角还有定州燕枣字样,又喜庆又有特色,且立马显得精致讲究了。

  就算人家要得多,十来个捆成一串,也更加体面贵气。

  美娘看那个剪纸的创意极好,还建议老爷子,再糊一批小纸袋子,一袋只放十颗枣,贴一个更迷你的小剪纸。

  人家拿手上,一会儿就吃完了,小纸袋却可以留着装几文钱或是其他小玩意儿,也显得体面干净。

  孟老爷子觉得不错。

  可那个小剪纸,为难死大孙子孟小郎了。

  他,他勉强剪个福还成,哪儿真就擅长这个?

  要说家里的姑姑婶婶们才是厉害,看一眼都能拿剪子剪出各种东西,牡丹猫咪都活灵活现。

  可他,他不会啊!

  孟老爷子嫌弃得不得了。

  自己接过剪刀,唰唰几下就剪了个迷你福,还又快又好。

  孟小郎眼睛都看直了,爷爷还会这手?

  孟老爷子才不会告诉人家,小时候是为了跟小姑娘们玩,才学的这一手。

  只老着脸训斥,“艺多不压身,学着点吧!”

  然后这批迷你装的红枣,却是最好卖的。

  因为份量少,定价最低。就是贩夫走卒,也可以精精致致的买上一包,吃了甜甜嘴,在同伴间显摆个面子。

  那小纸袋有人爱惜些,都可以用上一个月的。

  至于其中的利润,老爷子笑而不语。

  只是剪那迷你福,手脚越发利索了些。

  走时,还请美娘一家子和伙计们,集体去三元楼吃了顿好的。

  足见赚得不错!

  翻过年来的夏天,美娘接到喜报,林俊娥在端午节前,又生了一个大胖小子。

  而孟老爷子自上回来卖枣,好似打通了奇经八脉,整个人重新焕发出了斗志!

  如今也不好好呆家里养老了,成日里在定州乡下翻拣。又被他找着几处核桃山林,准备秋天再收来卖一批。

  时入六月。

  秋大姑就开始为徒弟的十五岁生辰,忙碌起来。

  这算是个整生日了,秋大姑是打算要给美娘,好好办个及笄礼的。

  为此,她跟葛大娘商量着,还专门买了所带园子的房子。

  对,

  就是房子!

  顺心针线铺,项大羽的香囊,还有顺心人力行每年分的钱,都是两位大娘存着的,美娘从没管过。

  所以竟是不知,几年下来,竟攒出这么大笔银子。

  然后秋葛二人不声不响,就在城北靠近原林,离白龙观也极近的地方,买了一所新园子。

  那原是个富商买了推倒,想建个别苑自家养老的。

  谁知修到一半,儿子争气,考取了举人功名。

  这要再努把力,中个进士,可是能做官,改换门庭的!

  富商顿时不修别苑了。

  急着脱手,打算换了银子,送儿子拜访名师,求学上进。

  秋大姑一听,觉得这房子很是吉利,看过也不错,就爽快买了下来。

  那富商因家逢喜事,又听说是名满天下的云大家买,给了一个很公道的价钱不说,还特意把买了没用的一些材料,低价转给秋大姑了。回头随她们想如何建,都极便利。

  美娘去看过之后,也十分满意。

  这别苑位置清静,且修得已经很象样子了。

  进门过一座假山就是前院的花园,后头的正厅和连着的一所宴客正院,都已经修好了。

  再往后,住人的主院也修好了,十来间房,足够她们一家子住了。

  后花园也打理出了雏形。

  还特意引了眼活水,做了个池塘,包括后院下人房马房和水井这些,都是挖好了。

  剩下的,无非是些副院和亭台楼阁还没建。

  不过这个正好。